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红薯作为一种适应性强、产量高且营养丰富的粗粮作物,早已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饮食文化之中。 “薯”它有内涵 红薯原产于海外,最早被称为番薯。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闽籍商人陈振龙历尽千辛万苦,将原产于美洲的番薯从吕宋(菲律宾)引入家乡福建。因其“广种耐瘠、生熟可食”,有“一造番薯半年粮”之说,成为中国亿万农民度过荒年的恩物。到清乾隆年间,番薯已广泛种植于大江南北。 在几百年的演进过程中,各地百姓赋予了它不同的称呼,如山芋、地瓜、红苕、红薯等。这些亲切而多样的称呼,体现了红薯与各地风土人情的深厚渊源。 过去,吃红薯或许是无奈的选择。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发现红薯原来是一种营养齐全而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它富含蛋白质、钙、钾、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7倍,维生素A的含量是马铃薯的100倍。红薯脂肪含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却十分丰富,是公认的天然减肥食品。食用红薯能迅速中和米、面、肉、蛋等食品在人体内产生的酸性物质,维持人体血液弱碱平衡,因而又有“长寿食品”的美称。 “薯”它有魅力 从南到北,红薯以其独特的魅力演绎出一场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盛宴。在南方,红薯多被制作为甜点、小吃。广东人的甜蜜记忆是一碗番薯糖水;福建人善于将红薯制作成长汀珍珠丸这样独特的精致小吃;在湖北地区,红薯被制作成苕粉这一特色食材,与泡菜、肉丝、辣椒等一同翻炒而成泡菜苕粉肉丝。将辣椒玩出艺术的川渝人民,把红薯也做出强烈的地方风格,即选用红心苕,切成薄片,炸至薄而透明,对灯而照,灯影隐隐可见,最后淋上特制的红油酱汁,就成了漂亮又好吃的灯影苕片。 在北方,当阳光向南回归线移动的时候,红薯就成了一日三餐最常见的配角。烤红薯无疑是北方秋冬季街头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街头、熙熙攘攘的市场角落,总能见到熟悉的烤红薯摊。红薯被放置在火炉或烤箱中,经过长时间的烘烤,外皮变得焦黄酥脆,内里却是软糯香甜。轻轻一掰,金黄色的薯肉便呈现在眼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红薯还被巧妙地制作成地瓜烙这一家常美食,将蒸熟的红薯丁裹上淀粉,再用油煎至金黄酥脆,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零食。 在忻州,最温馨的家常味道莫过于红薯稀饭。将红薯切成小块,与山西特有的高品质小米同煮,极适合当作早餐或夜宵食用。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稀饭下肚,温暖了整个身心。 从北方的烤红薯到南方的番薯糖水,从简单的蒸煮到复杂的烹饪技艺,红薯在人们的巧手下变幻出无数种美味佳肴。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薯”它有作用 2019年9月30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正式命名忻府区为“中国甘甜红薯之乡”。这一称号的获得并非偶然。忻府区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合红薯的根系发育和块茎膨大;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使得产出红薯口感甘甜、质地细腻。 红薯在忻府区有悠久的种植传统,当地农民对红薯的生长习性有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了独特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 “十二五”期间,忻府区委、区政府就把发展红薯产业列入全区八大优势农业产业。在山西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忻府区在育种上狠下功夫,进行了大量的品种试验和选育工作,成功引进了“济薯26号”“烟薯25号”“西瓜红”等优质品种,并广泛推广种植,让忻府区红薯在源头上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然而,贮藏问题随之而来。红薯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1摄氏度至16摄氏度之间。起初,不少种植户只能堆放在自家的土炕上,卖不掉就有可能坏掉。为了解决红薯贮藏难的问题,忻府区根据薯农需求,创建了“节能地暖式储藏库”,不仅解决了种植户的贮藏难题,还延长了红薯的销售期限,提高了市场供应的稳定性。 金秋时节,甜蜜的红薯迎来丰收季。在忻府区主要红薯种植基地——董村镇游邀村,红薯种植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进一步推动红薯种植科技化、专业化,游邀村红薯种植户不断升级种植理念,引进膜下滴灌技术并进行推广。2023年,游邀村红薯种植约3000亩,每亩产量能够达到3000公斤。 “薯”它有优势 近年来,忻府区红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红薯品质、产量均居全省前列,形成了合索乡、奇村镇、忻口镇、董村镇、西张乡5个红薯种植集中区域,树立了忻府区“西呼延”“游邀”“西张”“金山”“山粮”等知名红薯品牌和商标。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忻府区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并完善《富硒红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实施总投资115万元的千亩富硒红薯种植建设项目,有效提高了红薯的营养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这片被阳光亲吻过的忻府大地上,甘甜红薯不仅滋养了一方水土,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甜蜜纽带。每当秋风送爽,那片片红薯地便披上了丰收的盛装,沉甸甸的果实深藏于肥沃的土壤中,等待着勤劳的双手将它们一一唤醒。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农作物的收获,更让忻州农业又多了一张在全国叫响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