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祥云和他的“稼祺藜麦”。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王文君 聂艳英 在“中国杂粮之都”忻州的杂粮王国里,藜麦属后来居上的“新宠”。13年时间里,在静乐县广袤的土地上,“稼祺藜麦”成为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不仅藜麦成为静乐农业发展的主角,静乐也成为全市农业领域敢为人先的代名词。而这一切的发端与深植,离不开一个人的不懈努力与探索精神,他就是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祥云。近期,本报记者采访了武祥云,深入了解他和他的“稼祺藜麦”,以及背后的故事。 怀揣梦想 奔赴田园创业 在静乐县神峪沟乡东大树村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记者见到了武祥云。 高高的个头,身体结实,脸色黝黑,看到我们,他远远地便伸出手向我们走来,他的笑容纯朴真诚,他的话语平实从容,知识分子儒雅睿智的气质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在他身上交叠闪现。 武祥云躬耕藜麦产业已是第17个年头,之所以选择和坚持,还要从他自身所学专业和职业经历说起。 1986年,武祥云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林学系,后就职于山西省直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研究6年后,有了想自由做事的冲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走向成功,实现梦想。 武祥云主动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应聘一家美国外资公司做起了保鲜蔬菜出口工作。1998年,他任上海亚太国际蔬菜有限公司供应总监,负责在国内建立生菜生产基地,为KFC提供周年化的生菜供应。2005年,41岁的他发起成立了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两年提供技术输出和人工输出,为澳大利亚Webster公司在西澳建立了万亩核桃园的苗圃。 在这些外资企业的工作与合作经历,不仅拓展了他的国际视野,培养了他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也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农业方面的外国专家,为他后来的藜麦产业发展奠定了国际合作基础,也锻炼了项目运作能力。 有一次,他在网上读到一篇英文报道,说美国宇航局在为宇航员筛选食品时,考虑到宇航员或者未来人类在外太空长时间停留,如何才能用优质的食物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经过严格筛选,藜麦脱颖而出,因为它是一款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这篇文章对藜麦的营养独特性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我认为,既然美国宇航局做这么深的研究,把藜麦选为宇航员专用食品,那么,藜麦应该也适合普通人吃。”武祥云说。 以这篇报道为基础,他又陆续关注到美国市场开始小面积种植藜麦,接着欧洲国家也开始种植,这些资料给了他非常大的启发。后来他又发现,全球500强的食品公司,比如雀巢、通用磨坊等,都在介入藜麦食品研究及试验。在经过多次国际考察、走访多位国际藜麦专家之后,武祥云坚定了在国内推行藜麦市场化种植的信心,决定专注这一领域,干出一番事业来。 万事开头难,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当时,国内还没有对“藜麦”这两个字的认知。虽然西藏有科研单位在做相关的研究,但没有真正去推广种植,更没有形成产业。要想在国内试种试销,一方面,他必须让国内的农民认识并愿意种植藜麦;另一方面,也必须让藜麦在国内市场得到认可。为此,宣传藜麦成为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大量阅读各种国外资料,武祥云编译了第一版藜麦百度百科,同时尽可能多地翻译与藜麦相关的文章,在天涯论坛、新浪博客等网站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藜麦这个物种。 2008年,武祥云的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藜麦在国内的试验种植。根据藜麦生长喜欢冷凉而不耐热的特性,他开启了在全省各地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的选育历程。3年时间里,他辗转于武乡、阳高、繁峙、浑源等地,分别进行小面积试种,在摸索中不断尝试、寻找,希望发现适宜藜麦种植的地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各方面性状比较稳定的自有选育品种拉开了中国藜麦商业化种植的序幕。 试种推广 静乐成就“藜麦王” 2010年底,武祥云在上网浏览时,百度贴吧里一个贴子映入眼帘:“静乐县娑婆乡山多、林多、水多、地多,适合搞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共谋发展。”发贴人是时任娑婆乡乡长的郝丽军,彼时他正为全乡的调产增收开动脑筋、多方问计。通过简短的互相介绍,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商定见面洽谈、实地考察。 一定要亲临现场,亲眼看到,亲力亲为,这是武祥云做事的一贯风格。郝丽军陪着他在娑婆乡几个村的坡梁沟岔里转了一上午后,他决定在娑婆、范家沟两个村子各选一块10亩大的地,要选不同区域、不同质地,其中一块在公路边上,以期让更多人关注,发挥示范推广效应。当时静乐农民种植胡麻、玉米,亩均收入基本在500元左右,为了给试种农民吃下定心丸,武祥云承诺给他们每亩1000元保底,并承诺试种藜麦亩产达到300斤便可,秋后由他来收购,产量超出部分还要给予补贴。两村村长欣然带头试种,武祥云当场给他们各数了5000元保障金,拍板敲定试种。当年风调雨顺,加之地里施足了羊粪,娑婆村地块取得了亩产500多斤的好收成;范家沟村地块尽管遭受了冰雹,亩产也在300斤以上。看到这里产出的藜麦颗粒饱满,穗头又大,品质优良,武祥云十分满意,对藜麦的未来有了更大的信心。 静乐县与藜麦的“适配度”如此之高,是因为藜麦的原始产地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与静乐的环境极为相似。群山环绕、汾水潺潺、海拔较高、气候寒凉的静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藜麦种植优势。因此,漂洋过海的种子十分适应这里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静乐自古为纯农业区,以种植莜麦、胡麻、黑豆等杂粮为主,大多数山区仍沿袭原始的耕作方式,生态环境未被破坏,正是“静地乐土”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藜麦的高品质和独特性。 一举试种成功,给了武祥云莫大的欣慰与自信,也给了娑婆乡试种农民同样的惊喜与收获。第二年,受试种藜麦高回报吸引,全乡农民热情高涨,都想把自家最好的地用来种植藜麦。县、乡政府因势利导,出台补贴政策,为农户争取贴息贷款,成立了17个藜麦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同模式进行推广,全乡种植面积增加到1300亩,平均亩产350斤。按每斤收购价6元计算,每亩毛收入达到2100元。 这一年,从播种到收割,其间好几个月,武祥云都住在离县城好几十里的娑婆乡政府,及时为种植户解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天在每个地块的巡行以及对于每块地生长情况的记录成了他的必修课,像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着一株株藜麦的成长。田间地头,藜麦的香气四散开来,不同品种的藜麦成熟后,藜麦穗呈现出火红、金黄、紫红等多种色彩,藜麦田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穿行其间,他有时感觉自己是一个孤独的拓荒者,有时又感觉自己是千千万万株藜麦列阵的土地上的王者。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他给自己的中英文社交账号分别取名为“藜麦王”“Quinoaking”。 娑婆乡开创了国内藜麦产业化种植的先河。2012年,农业部官网报道了藜麦在静乐县试种成功的消息。2013年,在县政府的支持推动下,静乐县其他13个乡镇也开始推广种植,全县藜麦种植总规模扩大至1.5万亩,在全球非原产地种植面积排行中,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成为全球第三大藜麦种植基地。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种作物富裕一方百姓。 2013年5月,稼祺藜麦公司在静乐县娑婆乡主办了“藜麦播种节”,9月又主办了“藜麦丰收节”,云南、甘肃、内蒙古等地客商慕名而来,纷纷向“藜麦王”咨询请教,并有意向订购种子、引进种植技术。再加上新闻媒体的报道,静乐藜麦从此声名大噪,甚至一些农户收获的藜麦被当成种子抢购,价格飙升到20至30元1斤。大会村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农民夫妇,只种了1亩藜麦,产量达到570斤,收入了3000多元,老人激动地说,“种了一辈子地,从来也没挣过这么多钱!”这种喜悦和自豪不仅老百姓体会到了,武祥云更是感到无比满足和感动。能造福百姓,让大家从传统的土地上依靠“洋庄稼”藜麦增收获利,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这个路子是走对了。 2013年8月,静乐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藜麦之乡”称号。巧的是,这一年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国际藜麦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藜麦种植,以期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让更多的边际化土地得到利用,同时更好地平衡人类对于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当年12月,武祥云受邀赴藜麦原产地玻利维亚参加“国际藜麦年”系列活动,其间受到时任玻利维亚总统的莫拉雷斯的亲切接见。“国际藜麦年”之后,藜麦也得到了国际主流科学家的重视,有关藜麦的基本生物学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2014年,静乐县从事藜麦产业的公司也从“稼祺”一枝独秀发展到了3家,全县藜麦种植接近5万亩;2015年,静乐藜麦米标准被国家粮标正式颁布为国家行业标准;2023年,“藜麦稼祺505”随神舟十六号飞船进入太空育种……如今,藜麦产业成了助推静乐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产业。 短短十余年,“稼祺藜麦”的种子如星火燎原,从静乐出发,辐射到全省、全国各地,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农作物品类。从自己种植到推广种植,武祥云经常被邀请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地作技术交流和指导。玻利维亚、秘鲁、阿根廷、厄瓜多尔、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挪威、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摩洛哥、匈牙利、越南等……藜麦成为国际交流的纽带。截至目前,全国开展藜麦研究、试验或种植的省份超过了30个,全世界参与藜麦研究和试验的国家超过了150个。 在育种、大田种植、生产加工、市场销售、项目合作等每个环节,公司都坚持创新,精益求精,全产业链运营,而这些,只与藜麦有关。 一步一个脚印的辛勤丈量,武祥云成为名副其实的“藜麦王”! 立足静乐 做强“稼祺”品牌 武祥云带领记者在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参观。 产业园展厅内分四大板块——藜麦的历程、现状、蓝图、美食,全面介绍了“藜麦到静乐、藜麦在静乐的发展、藜麦全产业链、静乐藜麦产业现状、藜麦全产业链重点链建设、藜麦营养价值和美食展示”等情况。这是藜麦这个“洋庄稼”本土化培育的最直观的历程展示。 作为全国首家集育种、制种、种植、防治、加工、培训、研发、市场销售等于一体的藜麦专业化产业园区,这里设有存放着近4000份藜麦种质资源的备份基因库,还设有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交易中心、综合展示中心等。其中,藜麦育种园占地100亩,拥有16座日光温室,生长着近百种杂交藜麦。 成立于2005年的山西稼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旗下有三家全资子公司。山西稼祺藜麦开发公司自2012年上线国内第一条藜麦加工生产线起,到现在公司的藜麦米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在全产业链运营、项目合作、国际交流等工作中,武祥云既是法人代表、公司股东、公司总经理,也是技术高管,全程参与藜麦的生产加工、研发过程。武祥云的名字,与藜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静乐农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传奇。 藜麦在向全球推广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发现它存在不耐热、易穗发芽、易倒伏、产量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武祥云从2013年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开发和推动国际交流工作上。邀请国际藜麦专家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Daniel Bertero教授担任公司客座教授,还聘用具有高学历的农业科研人才共同研究。2016年,成立了院士工作站,与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教授团队开展合作。2017年,“稼祺”与首位在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了藜麦全基因组测序的Mark Tester开展合作。全公司20多人的团队里,研发团队就有6人,由他亲自主导,研发投入经费占到公司总支出的50%。经过10年的探索,他们在藜麦种质资源优选、大田种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得到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关注和信任。 目前,全国市场上体量最大、市场占有份额最多的不一定是“稼祺”,但在产业链最全、研究最前沿、掌握核心技术、产品品质等综合实力方面,“稼祺”还是绝对的头部企业。这里研发的“稼祺100”实打实收测产结果为亩产502.04斤,这是藜麦产品新的突破。“静藜1号”以抗倒伏、耐热又早熟的优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而进一步增强抗性与提高产量的“静藜2号”“静藜3号”等正在不断攻关。与食品加工厂家联合开发的藜麦加工生产线,如今已更新至第四代设备,其中涡轮水洗去皂苷、低温真空螺旋烘干技术处于国际行业领先水平。 在种植技术、加工技术、国际合作、基因育种等方面成果显著,稼祺公司拥有6大育种基地,分布于山西、青海、海南;拥有3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5个省厅认定品种、3篇高级刊物刊发文章;拥有3座互为备份基因库、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 2023年9月,由静乐县政府主办、稼祺公司协办的“首届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16位外国专家以及国内10多位专家,在“中国藜麦之乡”静乐开展了藜麦的学术交流,聚焦静乐藜麦,为静乐藜麦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这届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如今,在“稼祺”的带动下,静乐县域内共有藜麦产品加工企业12家,涵盖了食品、饮料、医药、保健、佐料、酒品等多种类别,年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藜麦酒、藜麦碗粥、藜麦醋、藜麦锅巴……随着静乐藜麦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返回家乡投身藜麦产业,藜麦为全县农业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 静乐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巩亮军表示,藜麦点燃了12万静乐人的小康梦,从种植到加工,目前藜麦产业从业人员达2000人。继藜麦之后,静乐人又率先引种玫瑰、黑枸杞等作物,“敢为人先”已成为静乐农业人的新标签。 让钱袋子鼓起来,让思想和眼界更加开阔起来,武祥云身体力行,他为静乐带来的不仅仅是藜麦。 致力育种 推动藜麦成为未来“新主粮” 藜麦因营养丰富被誉为“超级谷物”,被古代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它的蛋白含量达14%以上,而且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尤其是其他许多谷物缺乏的赖氨酸含量很丰富。近年来,藜麦因此成为减肥、健康、养生功能食品而风靡全球。 “稼祺”藜麦米、藜麦粉、碗粥、挂面、蛋白棒、白酒等系列产品不断推向北京、上海等国内主流市场,淘宝、京东、今日头条、抖音、小红书等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超市、农产品特产店、肯德基门店、烘焙店等都有销售。HACCP体系和产品有机认证的通过,是产品品质的保障,“中国气候好产品”是藜麦与静乐自然和谐的体现。尽管如此,武祥云并没有止步于此。 扎根于山区小县,胸怀宏大目标,“稼祺”追求的终极愿景是让藜麦成为更多人的“新主粮”。事实上,因其自身的优异特质,藜麦被不少专业人士看好,特别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免洗免泡的白藜麦米,不只是用来少量搭配添加的——白藜麦米的适口性非常好,可以用来单独煮粥和焖饭,再加上育种对于提高绝对产量的赋能,藜麦具备了成为未来“新主粮”的潜质。 “人类对粮食的驯化都是从产量低到产量高,从不好吃到好吃,我们建起基因库,就是看哪个品种最好吃,哪个品种产量高、容易种植,就把它培养出来。”武祥云说,“只有当亩产量提升至1000斤或者更高,藜麦价格和种植成本达到平衡时,才会有更多人愿意种,消费者也才能买得起。” 在他看来,要想让藜麦成为真正的未来主粮,不能只在山区种植,还应使其能在任何耕地上种植。目前,在种植过程中还没有可使用的除草剂,需要人工除草,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提高了销售价格。而育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尤其是抗性、产量、耐除草剂,都可以通过育种解决。 一直以来,稼祺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藜麦产业升级发展,努力攻克非常重大的科研难题。公司与静乐县政府签订了藜麦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示范园育种基地的大棚由政府出资建造,免费提供给企业进行杂交育种试验。 “县里支持力度这么大,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如何推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如何将这些成果进行更好的转化,这些是我每天思考的问题。认定的事情我就要做,并且尽全力做到极致。”武祥云说,“我平时不喜欢拍照,但有很多重要的育种过程,三天两头就需拍照记录,为此,买了好几台专业相机。”如今,对于藜麦生长过程的记录可以精确到每一分地、每一天,存储的藜麦实拍照片超过了10万张。同时,他的团队已能够在90天内完成藜麦的一代种植,一年之内就能完成四代种植,大大地加快了藜麦的育种进度。 记者了解到,影响藜麦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是穗发芽问题。目前,稼祺公司正努力通过人工干预、化学诱变等方式初步筛选培育出耐穗发芽品种,以解决困扰藜麦种植的“痛点”。藜麦育种要把优良的性状逐步累积到一个品种或者几个品种上,不可能一蹴而就。 做农业的人都是有情怀的,没有情怀是干不了或者坚持不下去的。 武祥云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家里的事无暇顾及,十几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藜麦就像我的亲儿子,这么多年太有感情了。一个新的性状的发现,一次产量的提高,一种新方法的探索,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惊喜,也是停不下来的诱惑,更是坚持发展藜麦产业的原动力。” 对于武祥云而言,尽管专注藜麦已经有近17个年头,但真正的产业化才刚开始。眼下“稼祺”正在专注做好两件事:前端以藜麦种业为主,下游专注藜麦深加工产业。做好深加工,关键是通过技术提取藜麦的特种蛋白或者某种成分,生产出“三高”人群特医食品、婴幼孕妇辅食等相关的功能性产品,只有这类产品才能体现出藜麦的真正价值。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新模式、新业态,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新动能、新机遇。 一份初心,十分耕耘。 武祥云年复一年笃行不怠,诠释着稼祺公司“一米宽、万丈深”的发展理念。他向记者解释说,“一米宽”就是要小口径垂直于藜麦这一个小品类,“万丈深”就是要在这一个小品类中深耕精挖,从品种源头到消费餐桌,无限探究。对于稼祺公司而言,将藜麦“种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加速藜麦“主粮化”进程,争做藜麦行业“独角兽”,将是一项长期深耕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