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劲浪涌逐新潮 ——忻州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07月29日 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台藜奶食品加工项目现场。 本报记者 冯晓磊摄 本报记者 郝永峰 改革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改革典型案例名单;“中国杂粮之都产业园区”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连续三年上榜全省第一方阵;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完成率荣膺全省第一;河曲县“养老餐厅”被选树为全省养老服务“惠民生、增福祉”典型…… 上榜的荣耀,见证忻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行轨迹。 近年来,忻州市始终把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破顽疾、解难题、求突破、开新局,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大潮中交出精彩答卷。 聚焦发展重点 释放改革动能 花开半夏,万物竞秀。位于河曲县社梁乡的山煤河曲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拔节生长:项目主体建筑全部完工、主要工艺系统全部贯通、单体及分系统进入调试阶段。“这个项目是典型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可以实现煤炭的分级利用,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可以改善周边人居环境,实现煤电共赢发展。”山煤河曲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王书堂说。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河曲县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化的进阶之路颇具代表性。 传统产业占比较重、结构相对单一、新型工业产业支撑发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忻州一度面临诸多矛盾的制约和掣肘。但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而是转型升级的基础所在、潜力所在,如何实现能级转换考验发展的智慧和勇气。 转方式、调结构、提增量、增效益。面对历史“短板”,忻州年初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以“改革”之笔破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开“顶风船”,闯“阵痛期”。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全面提升行业先进产能占比;对标“两线”“双控”,做优做强钢铁、建材、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焦化产业“上大关小”,主动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忻州市以一系列“硬核”举措,在守好传统产业“老底子”的同时实现产业能级再造、发展动力再造。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自2019年率先在全省独立焦化企业中实现跨地域“钢焦联合” 以来就从未停止技术改造的步伐,近年新上马的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将再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的迭代新生。 改革的触角延伸到哪里,哪里就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忻州大地,从崇山峻岭、边坡峁梁到荒地滩涂、院落屋顶,光电、风电的力量“见缝插针”;蓄水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各种“款式”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也层出不穷。截至2023年,忻州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00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57.5%,占全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的17.69%,新能源装机量全省第一。新能源发电量141.5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30.27%,提前完成“十四五”末新能源发电量预期目标。 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发展,改革的因子在重点产业的发展蓝海中荡起涟漪。近年来,忻州市大力实施“链长制”,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8条市级重点产业链华丽蝶变成为忻州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2023年,全市省级产业链链上企业净增数量13户,净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另一方面,忻州市以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加速布局5G应用、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等新兴优势产业,竞速未来产业新赛道。忻州市还力争2025年全市5G基站达到8000座、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6600架以上,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达到15%以上。 以变图强,革故鼎新,全面深化改革起笔忻州大地,遒劲有力、立意深远! 聚焦重大战略 彰显改革担当 改革如弈,既需要对准焦距精准落子,更需要对标时势筹谋布局。 忻州市作为全省版图最大市,区位交通优势突显,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很多先天优势和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三大国省战略交错重叠区,山西中部城市群,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赋予了忻州市重大历史机遇。 机遇敲门,忻州市以一隅谋全局。“以布局谋全局,努力做到以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以深化全方位转型‘基本盘’推动忻州高质量发展。”今年全省两会期间,市委书记朱晓东的发言掷地有声。 没有大门户大通道,就没有大开放大合作。忻州再次执笔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抬升地域坐标,放大区位优势,向南推动与省城太原区域融通、产业联动、错位发展;向东围绕雄忻高铁布局谋划建设雄忻城镇带,优化承接产业转移“1+4+ N”空间布局;向西引深晋陕蒙三地在能源、交通、生态、文旅等重点领域的交流合作;向北加强与大同、朔州互联互动,合力共建晋北现代煤化工基地、晋北综合能源基地。“南融、东进、西引、北联”,忻州以最大半径画出最大同心圆。雄忻高铁、集大原高铁、房—保—忻—太绿色能源经济廊道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推进,带动忻州融圈入群。 大开放大合作带来了大招商大投资。忻州全面创新拓展招商理念、方式、渠道,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各尽其能,招商引资暨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招商引资推荐会等活动牵线搭桥。2023年,全市签约招商项目170个,总投资约1269.3亿元。 依托海关、陆港、航空口岸等平台,对外开放效能也得到拉升。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4.9亿元,增长5.5%。其中,出口21.4亿元,增长21.1%。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进出口额为9.3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完成8.8225亿元,同比增长6.2%,出口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四。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新的改革命题,忻州应时而动。 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持续引深省校产学研用合作,重点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目前,全市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首批新认定25户,建成高校科研基地43个、科技创新平台71个。 一大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也在有序布局实施,山西大学忻州创新生态研究院特种污水低碳处理实验室、光电传感与检测实验室正式投运;国电投繁峙云雾峪风电有限公司风电机组与风储场站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已成功列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西冠荣矿山开采用除尘装置、山西晨辉锻压定制程控碾环机已成功列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骐骥一跃,志在千里。在国家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双重赋能下,忻州意气风发、只争朝夕! 聚焦民生福祉 贡献改革力量 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对忻州而言,改革正如一场及时雨淌入各个领域,沁入机制深处,浇灌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改革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动真碰硬。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名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对因改革超编的事业人员重新调整……“小县大改革”, 河曲县的机构改革透视出忻州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 不破不立。近年来,忻州市坚定不移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大刀阔斧、推陈出新,打破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隐形门”,拆除城乡协调发展的“篱笆墙”,释放创新活力“点火系”,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各地、各领域不断实现重大突破。 岢岚县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用家门口的“小板凳”凝聚起“大民心”,让越来越多基层群众分享基层治理变革红利;繁峙县着眼于创新驱动,精心谋划“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代县深挖文旅资源,围绕“名关”“名城”“名将”“名酒”“名吃”,激活全域旅游一池春水;河曲县全面推进“综合窗口”“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和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让营商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定襄县通过“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区”招商模式赋能产业集群发展,引进有引领力的合作伙伴;宁武县积极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让“短板”变为“潜力板”;偏关县通过创新生态治理模式,更好守护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改革成效不断释放的背后是制度的硬支撑。《忻州市“十四五”能源革命及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快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忻州市落实加快融入和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部署实施方案》《忻州市支持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方案》……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制度让改革路径清晰、方向明确。 以改革促民生,人民“急难愁盼”是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城乡养老+老年助餐幸福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工程、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农村寄快递物流服务全覆盖提质增效工程、农村供水安全养护工程……自2024年全市17项重点民生实事公布以来,一大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折射出改革便民、惠民、利民的速度和温度,“民生账单”正变成“幸福清单”。 大潮既起,势不可当。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起点,忻州将进一步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蓝海中续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