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守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就是守护城市的生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天津日报今起推出“文化中国行”专栏。 专栏以“津沽篇·探古问津”“津沽篇·老城新韵”“津沽篇·津味非遗”“津沽篇·津彩四季”四个版块,开启一场行走在时空深处的“City Walk(城市漫步)”,全面展现精彩纷呈的津派文化,充分反映天津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您可以跟随记者的脚步,探访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了解考古发掘、文物保护、非遗传承,“打卡”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新空间,在四时风景中,遇见有着万年人文史、千年文明史、六百年建城史的大美天津。 一条老街,串起城市记忆 —— 探寻天津古文化街的民俗密码 文化中国行 津沽篇·老城新韵 “以往古文化街都是年节游人多,今年不一样了,每天都有各地的游人,‘五一’假期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得把货备充足了。”距离“五一”假期还有十几天,古文化街上的商户都已经忙碌了起来,备货、装饰店面、准备假期活动。 4月27日至5月5日,首届天津古文化街民俗文化旅游节将在这里举行,这块城市文化脉络中的璀璨瑰宝将再次以其旺盛的人气和持久的魅力令人惊艳。 于1986年元旦建成开业的天津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隅,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是津门十景之一的5A级景区。除位于全街中心的天后宫(妈祖庙)外,这里还拥有距今六百年、天津最大的道教建筑玉皇阁,最具天津特色的四合院群落通庆里和中西合璧的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刘家大院。 在“泥人张世家”,游客黄女士和意大利籍丈夫艾利克斯对一座彩塑的孔子像赞叹不已。黄女士告诉记者,艾利克斯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这次趁着回国探亲,特意来天津游玩。艾利克斯开心地说:“这个彩塑作品很漂亮、很特别,通过这些塑像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我已经爱上中国、爱上天津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告诉记者:“除了天津本地的顾客以外,来自京冀的游客也占到了一定比例,很多游客都是从北京、石家庄、唐山等地慕名而来。考虑到不同客群的喜好和需求,店内既有数百元的亲民价格产品,也有中高档的品类,每类作品销量都很不错。”通庆里的泥人张美术馆创新推出了研学项目“恋上雕刻时光”,游客可体验泥塑创作,近距离感受两百年世家文化。目前已经有很多人预约报名。 岁时节日、人生礼仪、衣着服饰、商业贸易、游艺竞技、津门遗珍……位于古文化街的天津民俗博物馆里,保留了天后宫大殿及前殿的塑像,还征集了民俗文物两千余件,生动复原了“老辈儿”天津人最地道的生活样式; 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的馆藏作品栩栩如生,刺绣艺术家现场展示,妙手天成的技艺让游客赞叹不已;食有“狗不理”“耳朵眼儿”“十八街”,药有益德成闻药、达仁堂,还有海鸥、郁美净等,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里,天津品牌硕果累累……一条老街俨然一座博物馆矩阵,串起天津历史和城市记忆,留存了城市最醇厚浓郁的文化底色。 “猜谜、‘打卡’、盖章,还可以在游神活动中和财神互动‘逗哏儿’,鼓楼敲鼓纳吉……太有意思了。”入夜,古文化街灯火辉煌,天后宫里热闹非凡,来自北京的游客陈静身着汉服,正在和小伙伴体验“天后宫福缘夜”的游乐项目。“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道出了妈祖文化与天津城之间紧密的精神血缘关系。南开区古文化街管理委员会与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合作,共同开发了“天后宫福缘夜”沉浸式夜游项目。“津味民俗游园会‘天后宫福缘夜’创新探索了文化传播新路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天后宫古建筑群中进行沉浸式体验,从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非凡魅力。”项目负责人屠金歌介绍。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庆祝妈祖诞辰的中国传统节日,今年恰逢‘五一’假期。在这个民间传统节日里,天后宫内外将上演4道国家级非遗、1道市级非遗花会,中午在天后宫内向游客发放吉祥寿面,展现具有鲜明天津城市特色的妈祖文化。”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敬介绍,在首届天津古文化街民俗文化旅游节期间,还将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皇会活化展演,来自京津冀三地的花会队伍,将环绕古文化街巡演,复现天津老城民俗文化,“届时,杠箱、法鼓、狮子、跨鼓、竹马、中幡、高跷等艺术表演将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活’起来的非遗项目走上街头,走向游客。” “天津是一座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古文化街地处天津的发祥地,古建筑在文旅场景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表示,“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洗礼,我们既要维护保护好建筑本身的形态,让人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又要把建筑载体上承载的文化展现出来,要做好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通过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传达天津优秀的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旅游体验。” 天津日报记者 廖晨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