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东强调 聚力打通“两山”理论转化通道 让“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 李建国主持刘卓良解读方案 王珍 范建民出席 会议现场。冯晓磊摄 12月29日,全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现场会精神,着眼全局,立足实践,动员全市上下深化思想认识,凝聚各方合力,持续推动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走深走实,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快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市委书记朱晓东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刘卓良解读《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珍,市政协主席范建民,市委常委、秘书长温建军,市委常委、繁峙县委书记张宇光,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崔峥岭出席。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各县(市、区)设分会场,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等在忻州主会场参加会议。 朱晓东讲话。冯晓磊摄 朱晓东指出,“千万工程”不仅是造福亿万农民的民生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更是改写当代中国“三农”历史的伟大工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把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现实检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共识,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经验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忻州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特别是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系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忻州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切实将“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忻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朱晓东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着力推动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一要以规划设计为前提,着力提高乡村建设水平。既要做到全市“一盘棋”,注重统筹发挥各自的区位、交通、土地、资源、文旅、环境、产业、政策等优势,也要充分考虑各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地形地貌、文化特色、财政能力和农民意愿,选择各具特色的模式和路径,分类规划、分层建设。二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着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加快打造市级农业全产业链,做好“特”“优”文章,持续擦亮“一都八乡”品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和涉农特色专业镇建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多元发展。三要以生态宜居为导向,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聚力打通“两山”理论转化通道,加快建设生态乡村,让“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经济”。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引深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严格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和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及湖泊、大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提升乡村生态系统建设质量。四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着力引深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乡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扎实推进“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打造忻风忻韵地方品牌,确保实现所有村村规民约引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全覆盖。五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载体,突出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环境。六要以城乡融合为抓手,着力推动城乡优势互补。抢抓中部城市群和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体制机制,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双向流动,持续推动路、电、水、网、讯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向村延伸覆盖,进一步促进县乡村协同互补,有效服务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朱晓东强调,“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要切实以“一把手”负总责、一个领导小组协调、一年召开一次现场会、定期表扬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四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形成紧抓大抓、有力有序的工作态势。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强化督导考核,强化保障措施,强化宣传动员,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李建国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聚焦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等重点任务,坚持科学布局、谋定后动,在乡村振兴规划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确保各个规划既契合实际又适当超前、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可操作性。要建立健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村居设计”四级体系,切实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做到有章可循、建设有序,真正通过乡村振兴的推进和实施,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要以县域为重要载体,在抓重点、补短板上统筹发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要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把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力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