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荣家沟村。 本报记者 冯晓磊摄 新农村该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了位于保德县义门镇的荣家沟村。刚一进村,眼前的景象便让记者眼前一亮,一幢幢崭新洁白、独门独院的平房和二层小楼排列整齐、错落有致。与之前落后的村庄相比已然脱胎换骨,今非昔比。不仅如此,宽敞的街道、偌大的广场,小学、卫生室、戏台、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俱全,无不彰显着荣家沟村的巨变。如今的荣家沟新村,无疑为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这份“考题”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荣家沟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得益于保德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这项民心工程的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完成6个乡镇28个行政村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项目,累计安置4616户12233人,投入资金约13.74亿元。荣家沟村采煤沉陷区安置项目作为全县的样板工程,投入资金约11724.1956万元,目前已安置282户738人,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140余亩。据介绍,项目运行平稳,如今已进入验收交付阶段。 自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保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三同步”“四结合”“五统筹”的实施原则,采用政府引导、企业配套、群众参与的治理办法,重点聚焦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生产条件、生活质量的目标任务,全面实施采煤沉陷区搬迁安置、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综合治理,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夯实生态基础。 荣家沟村采煤沉陷区安置项目之所以能作为全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的样板、社区式新农村的标杆,离不开在组织实施工作时的三个坚持: 坚持“一村一策”,设施齐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深度结合,通过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引导周边村居民向中心村聚集。同时,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建设6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三种户型,配套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小学、村卫生室、民俗戏台、健身场所、公共厕所、加工房、停车场等设施。实施采煤沉陷区2000余亩集中连片高标准耕地整治,有效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在周边实施3000余亩还绿项目,完成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逐步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配套齐全”的和美乡村,为乡村未来发展留足潜力。 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科学规划,建设采煤沉陷区安置和美乡村标杆。全员参与选址规划设计。在搬迁启动之时,逐户征求群众对安置方式的选择,最终确定282户安置规模。整村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听取群众意见,最大限度采纳到规划设计中。无死角监督工程质量,从地基夯实到室内配套建设,群众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全程监督施工,为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安置房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全过程主导房屋分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针对父子户、兄弟户较多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单双号抓阄法”,将117套60平方米、156套90平方米住房位置按照随机方式确定单双号,采取群众自愿的方式进行抓阄,既确保分房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又兼顾到村民邻里关系的和谐稳定。 坚持因地制宜,统分结合,夯实村富民裕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乡村建设是基础,产业发展是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现状基础,按照“8+N”发展路径,探索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确保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和村民持续增收。荣家沟村依托资源优势,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48.39万元,其中一次性资源发包收入732.99万元,集体土地租赁收入515.4万元。 据介绍,荣家沟村将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途径,利用村民住房和村集体公共建筑1.8万平方米屋顶,投资建设3MW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运行年限约25年,每年发电收益约144万元;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复垦后的2000亩高标准农田,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经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探索成立村集体运输队,同舟煤业三采区开工后,村集体将组织村民发展运输业,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