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大白塔 本报记者 刘纪森摄 古塔高耸入云天,
风吹雨打几千年。 雄伟壮丽显恢宏, 恩泽后世写史篇。 赤子之心,并肩而行,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了佛光寺,让这一木构建筑重见天日,大唐之作光耀亚洲之巅。 古塔由文化创造,又不断创造着文化,建筑由历史所决定,又不断书写着历史。 古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谓“浮屠”,就是大众口中的佛塔。在广袤的忻州大地上,古塔踪影随处可见,造型精美,结构巧妙,成为不可多得的独特景观。古塔,不仅是一种建筑形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沉淀了岁月,历经了沧桑,巍然矗立,神圣庄严,宛若一个个勇敢的卫士,用坚实的身躯守护着脚下每一寸土地。 岢岚兜率寺幢塔 王文君摄 河曲文笔塔 邬耿杰摄 古塔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最初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后经历史变迁,逐渐成为一种观赏性建筑。 五台山塔式建筑,就建筑年代、规模、形式、材料而言,可谓中国塔建中类型最多的。在众多佛塔中,塔院寺大白塔最为著名。塔建于方形塔台上,塔台围长83.3米,四周筑以碑垣,碑垣四角建有4个六角单檐攒尖角亭。塔台上是八角形塔基,周匝单檐挑角围廊,廊内装有120个法轮。塔基上是二重八角束腰须弥座,承托着状如藻瓶的高大塔身,再上复为八角须弥座及十三级相轮。塔顶是金光闪闪的风磨铜宝瓶,5米有余,始终保持正中。塔高54.37米,周身青砖砌造,外抹石灰,朴实无华,昼则映日,夜若白光。大白塔是清凉胜境的第一胜景,也是五台山一大标志。 神池圆明观宝塔 宫爱文摄 原平土圣寺砖塔 王文君摄 1937年7月,林徽因来到五台佛光寺,在祖师塔上檐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穿着浅色风衣,蹲在破旧的砖塔上檐,身旁杂草丛生。如果你见过修葺一新的祖师塔就会知道,她所在的这个地方到底有多高,爬上去实属不易。祖师塔位于佛光寺内东大殿南侧,坐东朝西,未发现建造年代题记,推断为北魏建筑。塔高约8米,六角形,分为上下两层,第一层西侧开门,内有塔心室,体量庞大,其上又置底座托第二层塔身,第二层上只开假门假窗,塔刹部分制作繁缛,两层交错的莲瓣承托宝珠。整座塔造型优美,塔身上的火焰、莲瓣等装饰多见于石窟壁画中。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认为:“塔虽无建造年月,揆之形制,当为魏齐间物。”佛光寺祖师塔是中国墓塔形制发展演变的代表,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不可估量。前不久,忻州师范学院编创的舞剧《寻找东大殿》成功上演,再现了当年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让观众感受到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代县阿育王塔夜景 刘 睿摄 偏关乾坤湾塔 宫爱文摄 在中国众多的阿育王塔中,代州阿育王塔有着独特价值和魅力。该塔建于北齐或更早,现存建筑为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型属于覆钵式,通高40米,塔基为圆形,周长60米,塔基形状为双层须弥座。据塔志记载,内有天宫,藏有舍利、佛像、印度陀罗尼经文等。塔身之上为塔刹,刹座下围有12根砖雕圆柱,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造塔风格。清风徐来,风铎摆动,铃声阵阵,传递着袅袅佛音。代州阿育王塔与五台山大白塔代表了两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阿育王塔造型秀美,稳健挺拔,砖雕艺术高超,久经风雨沧桑,仍屹立于雁门大地,守护着芸芸众生。 代县雁门关敌楼雁塔 雁门关景区提供 五台尊胜寺塔 王光宏摄 文笔塔,顾名思义,象征着文化昌盛,一般供奉着孔子或者文曲星,寄托着当地人对学子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河曲、保德、偏关都是黄河入晋经过的地方,地域文化相似,历史上都建有文笔塔。如今河曲、偏关都还保留着古塔,保德古塔因为种种原因被毁,不过近年来兴建了兴保塔,也算是对过去文笔塔的一种追忆。 定襄回凤塔 王文君摄 繁峙五方文殊塔 张存良摄 河曲文笔塔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又称“状元笔”,形状好似毛笔,意在“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塔的笔尖筑于烽火台墩上,连座高9丈4尺3寸,笔尖底座直径1丈8尺。该塔原本为佛教圣物,明代以后,塔的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佛塔变成了点缀风景、平衡地运、昌盛文物的建筑物。文笔塔像状元郎的如椽巨笔,高耸入云,长长的倒影穿越黄河,直达河对面的内蒙古大口村。巧的是该村村口有一块巨石,恰似一个大砚台。河曲寒门学子王瑞峰、13岁神童范书恺先后考入清华大学,让河曲文笔塔更显灵性,近年来河曲县学子高考成绩斐然,人才辈出。 五寨颐峰公园万贤塔 李元祥摄 静乐文峰塔 静乐县融媒体提供 偏关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则是另外一种风格。这座塔建于明代,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河曲文笔塔是实心笔状塔,偏关古塔则为空心层级塔。从文笔塔公园居高临下望去,小小的偏关县城安静地卧在一个山窝窝里面。这座塔已成为偏关地标性建筑。保德兴保塔,建在飞龙山上,取振兴保德之意,登顶即可俯瞰黄河两岸,塔高59.09米,底层中宽20.10米,主体为钢混结构,斗拱、飞檐采用仿古木结构,各层围廊采用汉白玉栏板。兴保塔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教育成才的一份尊敬。 五台佛光寺祖师塔 王文君摄 乡间旷野,一座孤塔。回凤砖塔,也称霞映古塔,位于定襄县受禄乡回凤村,建于宋元佑元年(1086年),塔高10余米,共7层。下层方形,内有方木拉架。上面6层皆呈六角形,从下至上逐层收小,每层岀檐作仿木斗拱。最上面竖有铁铸尖顶,各层均有向阳门。因处于盐碱地带,塔座受蚀,塔身曾向南微倾。该塔现已维修加固,塔基整饬一新。 忻府区奇村镇龙泉山宝塔,始建于唐代中期,宋元明清时均有修葺,民国年间毁于战火,现仅存“子范大师塔”一座。该塔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修建,砖石砌筑,结构新颖。100年后,该塔仍静静地伫立在双乳湖畔,成为温泉康养小镇的一个景点。 偏关文笔塔 郝 智摄 保德兴保塔 袁建波摄 仰望古塔,回眸历史,多了几分沧桑。忻州古塔甚多,比较出名的还有代县浮屠塔、洪福寺砖塔,五台寺沟塔、东峡文笔塔,原平上石寺塔,繁峙万佛塔,岢岚兜率寺幢塔,定襄魁星塔,宁武雪仰头陀塔等。风雨的侵蚀,岁月的雕刻,让这些古塔更有味道,更具魅力。 走近古塔,是一种壮美的享受。守望历史,是一种赓续的传承。与尘封的岁月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时光的沉淀,更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栗旭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