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班彦钦 王利强)产业如棋,落子无悔。本报专业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组走进雁门关,酒的气息扑面而来,大手笔落墨的酒堡、酒庄、酒产业园区、酒交易一条街,雏形初现,格局错落,各有突破,各显其能。它们将是支撑代州黄酒特色专业镇的四大方阵。仅仅半年时间,雁门王黄酒项目建设工地,削山填壑40米,形成上下两大台地的酒旅融合园区。海归王继平领军的雁门山酒业,推出了传承文化品位、具有历史质感的“唐”“宋”“元”“明”“清”等系列高档黄酒。本地“80后”年轻企业家郭鹏飞从采选铁矿业转型酿造业,建设大型酒堡、酒庄,不惜重金600多万元买回了流失的雁门关商标。历经四代传承,百年磨砺,已九十高龄依然挂帅的高贵喜,专注于传统工艺,专心于品质品格,使黄酒的香味弥散到长城内外。
去年9月集结号吹响,在全省特色专业镇发展工作会议上,代州黄酒入列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
一壶黄酒,一碗头脑,是晋人舌尖上不可多得的味道。黄酒小菜,早已成为雁门关下寻常人家的生活方式。记者采访中遇到的代县人,不但对黄酒情有独钟,而且有着黄酒走遍天下的强烈意识。
代县县委书记张生明说,代州黄酒特色专业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他们将勇于领题、善于破题、聚焦主题、攻克难题,锤实北方黄酒特色专业镇新地标。
为专业镇绘制专业蓝图,使专业镇聚集专业人才。代县聚力聚智聚才确立“1228”发展战略,他们锚定“建设北方黄酒主产区,打造北方黄酒酒都”,5年产能达到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农民5000户,人均增收6000元。以此构筑酒旅融合、产城融合两大发展轴线。同时借助代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古城黄酒主题文化街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雁门关长城景区打造酒旅文化示范区。实施主体倍增、产品研发、数字转型、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技术创新、人才增育、文化挖掘八大工程。
据了解,今年起代县县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黄酒产业专项发展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数字转型、实验室、科技创新等各类平台建设。通过江南大学、山西农大等高等院校进行酒类专业人才订单式委培,对接省酿酒工业协会开展酿酒、品酒师专业人才培训。
彼黍离离,雁鸣阵阵。代县在雄关古道下建立黄酒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鼓励新上黄酒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县处级领导压上一线,将全县27家黄酒企业包保到人,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入企纾忧解难。
代县经济“一铁独大”,曾陷入“资源诅咒”魔圈,在“黑与黄”的变奏中,被看做未来“液体黄金”的黄酒业承载重任。雁门关下,一批企业家应势而为,纷纷祭出“回马枪”。2022年注册成立的雁门王酒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66亿元,上马10万吨有机黄酒生产项目。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黄酒生产线已启动生产,黄酒文化产业园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雁门关酒业有限公司占地约39亩的黄酒厂区和配套设备建设安装,年产5000吨黄酒生产加工项目预计今年9月投产达效。
记者采访期间,恰逢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所到之处,强烈感受到紫塞雁门“春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