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举行,三晋大地处处铺展着丰收的景象。同时,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各地多措并举,激发节庆消费活力。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把节约粮食紧紧抓在手上、抓出成效,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让“光盘行动”成为习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个人怎样对待粮食,能够见其品德品行。全社会怎样对待粮食,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事在人人、责在人人。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粮食安全,深刻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多次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才能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加确保把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节约粮食永不过时。我国粮食产量十八连丰,今年再次实现夏粮、早稻增产,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但绝不是可以不珍惜粮食的理由。必须看到,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地缘政治冲突、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及发达经济体调整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高位震荡,不断敲响粮食安全警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节约粮食,党员干部尤其责无旁贷,理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坚决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切实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头不搞排场、不破标准、不要超标配置,努力做到事事简朴、处处节约,养成节约粮食好习惯。 成由勤俭破由奢。节约美德需要传承,节约习惯重在养成,节约风气要靠引领。要把节约粮食作为立德树人、养成教育,杜绝浪费、理性消费,齐抓共管、考核问效的重要方面,切实树牢“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观念,努力形成绿色、健康、节约生活方式,坚决摒弃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搞攀比等陋习。这方面,党员干部要带好头,餐饮企业、公共食堂也有责任,在全社会广泛凝聚起崇俭戒奢的正能量。 教育即是成长。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价值理念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植根,必须明是非、养习惯、抓环境。要从小给孩子灌输何为对、何为错,夯实自觉、主动节约粮食的思想根基、情感根基。习惯塑造人生,光有态度和决心是不够的,关键是要通过长时间塑造,使之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习惯,“节约”就能真正成为一辈子不变的品质。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营造与青少年教育同频共振的大环境,形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社会大课堂”,让全社会担负起“从娃娃抓起”的共同责任。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压舱石”能否稳得住,直接关系经济基本盘,既要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也离不开切实珍惜和节约粮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家都念兹在兹、见行见效,我们就一定能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石,汇聚磅礴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