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专题引人注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一)
7月中旬,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成绩单”公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二季度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今年以来,疫情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历史主动。来之不易的扎实成绩,充分证明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写下了生动的实践注解。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风云变幻的发展环境中更好地把握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民族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洞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科学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发展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将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此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个坚持”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从13个方面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维护国家安全。10年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GDP从6300美元升至超过1.2万美元,形成超过4亿人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从提出“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到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再到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发展和安全辩证统一关系,让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启示我们,既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筑牢治国安邦的根基、增强攻坚克难的底气,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二)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其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以可持续安全保障可持续发展,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安全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长远之策。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我们必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把国家安全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发展和安全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统筹发展和安全,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要实践要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新征程上,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方能以改革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牢牢把握发展主动和历史主动。
(三)
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群众安全感由87.55%上升至98.62%;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引发广泛共鸣。 期盼“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瞩望“民富国强,众安道泰”,祈愿“风调雨顺民安业”……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谋发展、保安全,始终是人心所向、人民福祉所在。发展为了谁,安全为了谁,往往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掷地有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在“2022·北京人权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权。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印在武夷山九曲溪畔朱熹园内一面墙上的一句话,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贯穿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价值取向,指明了新时代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党。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件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在辽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饱含深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民宗旨。回望百年奋斗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新征程上,抓好发展、确保安全,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胸怀“国之大者”,点亮“万家灯火”,确保“万家平安”,更加富足安泰的美好生活正在14亿多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变成现实……
(四)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强调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把握大势、着眼长远,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形势怎么看?发展怎么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长远之策。 这是应对时代发展大势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黑天鹅”乱飞,“灰犀牛”频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传统国际循环弱化。相比以前,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只有立足自身,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才能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姿态开创未来。 这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主动作为。历史经验表明,凡是能够成功实现经济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本国经济体内聚力释放能量的结果。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打通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确保经济体系健康畅通,增强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构建新发展格局,着眼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有效回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是把握发展主动权、实现高水平安全的战略谋划,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新征程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我们就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境界。
(五)
14739万吨!今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托稳了经济底盘,为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支撑。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粮食安全到能源安全,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到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一个百年大党深沉的历史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于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讲“准备吃亏”时就一口气列了17条困难,强调在看到光明的同时,更要准备迎接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1988年,在谈到改革与风险时,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就告诫全党“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在2019年1月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确要求。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难开的船是顶风船。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勇于和善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战胜风险挑战,必须激发“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果断处置、主动作为。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举措落实得更周密一些,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底线就是安全线,行动就是保障力。战胜风险挑战,必须真抓实干,让工作踩在点子上、抓到要害处。拿出高招硬招实招,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把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事业发展的“上升指数”。 战胜风险挑战,必须把握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辩证关系,既坚定信心,又奋发有为。危与机同生并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克服了危即是机。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发展,只要我们坚定远大之志、激发进取之心、增强斗争之能,在“山雨欲来”前未雨绸缪,在“风起青萍”时见微知著,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始终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六)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反复证明,能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关系国家兴衰、历史走向。没有发展作为支撑的安全,必然难以长久;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的发展,必然不可持续。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论,坚持系统思维,善于“弹钢琴”,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既要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善于运用发展成果来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础,又要善于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坚持动态清零,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又坚持科学精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既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又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既坚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又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努力把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关键是深刻理解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用发展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眼光想问题办事情,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在统筹兼顾中把握全局,求得“最优解”、实现“最优化”,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七)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穿越关山,永远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克服外部不利因素,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交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精彩答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新征程上,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铆足“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我们坚信,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14亿多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就一定能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 历史大势,不可阻挡;时代大潮,浩浩荡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中国号巨轮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