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是具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
这座曾经干旱贫瘠的山城,如今正迈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一条条宽阔的公路连接着乡村城镇;一座座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沿路两旁;荒山披绿,松柏青翠,清香馥郁,亭台小榭镶嵌其中,时隐时现……当地人最为乐道的是有机旱作农业和生态建设给山城带来的巨变。这是他们战胜干旱贫瘠的“法宝”,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好日子像西红柿一样红
6月29日,在壶关县店上镇绍良村阳光种养专业合作社,西红柿的出货车正排着队徐徐开出。“这种出货的情形一直要持续到10月底。”合作社负责人栗交忠一边帮着装车,一边拍着车笑眯眯地说。
壶关山高林密,空气优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雨热同期,经农科专家实地考察,给出试种旱地西红柿的建议。
有机肥滋养下的西红柿生长健壮,结合其他有利条件使得旱地西红柿具有特别的沙、糯、绵、甜的“天然好味”和绿色、安全品质。“清明节一过,我们就来育苗了。一天80元,一直能干到国庆以后。”65岁的侯悦娥喜笑颜开。
旱地西红柿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力于壶关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地宣传、推荐。从国家级旱地晚播西红柿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到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壶关县重视品牌建设,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旱地西红柿之乡”目标,坚持把旱地西红柿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出台奖补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扩大种植规模,发挥带动效应。目前,壶关县已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种植格局,种植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近40万吨,总产值达到10亿元。“咱们西红柿品质好,价格合理,深受市场的青睐。一上市,就有全国各地30余家客商来联系货源。”栗交忠介绍。
大户注册品牌,通过电商等渠道把店上镇的西红柿卖到全国,“55元一盒12个的‘栗晋柿’高品质西红柿去年在网络上卖了两万多单,行情很好。”栗交忠乐得合不拢嘴。眼下,绍良村建成了两条年产200万瓶西红柿酱的生产线,年可加工600万斤西红柿。制作品牌西红柿酱可以把种植户的利润再次提高,而且不用担心种植面积扩大后的市场挤压难题,也能保障旱地西红柿这个主导产业让村民持续增收。
小米加香菇生活甜如蜜
壶关县晋庄镇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小米种植、全国总工会扶持的香菇产业,发展势头喜人,让老百姓从早到晚乐呵呵地忙碌,把生活过得如蜜一般甜。
7月8日,记者走进晋庄镇北庄村香菇种植产业基地,只见一座座香菇大棚里摆放着排列整齐的菌棒。“这些菌棒都是在恒温状态下经过120—130天的精心培育,这样的菌棒不仅发得好,而且能保证出菇的品质。”村民杨秀平一边摘着菇一边得意地介绍,“我们这是泉水香菇,泉水滴灌,果木菌棒,品质一流。”
近年来,北庄村形成了香菇种植“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进料、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整合土地生态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结构,逐步把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过去的偏僻村庄变成如今的幸福家园。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延伸产业深加工和循环生产菌棒有机肥,为全县打造北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作出北庄贡献。”该村村委会主任杨国良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晋庄小米由来已久,其高产栽培技术屡获国家级殊荣。郭辛发是晋庄村的谷子种植户,近几年通过使用渗水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种植谷子,亩产量明显增加。“我今年种了5亩谷子,亩产1200斤,每斤小米6块多,百余斤一上午全卖出去了。”郭辛发很兴奋,“明年我还打算扩大谷子种植面积。”
目前,晋庄镇开始在全镇范围引导实施渗水地膜覆盖、绿色防控等先进旱作新技术。同时引进现代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积极探索小杂粮产业化新路径,逐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优势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范围,深入挖掘小米文化底蕴,不断延伸小米产业链条,增加优质小米产业附加值,实现好米变名米,力争将晋庄小米打造成为山西小杂粮王国的一张亮丽名片。”晋庄镇镇长李晓波对晋庄小米前景信心满满。
乡村旅游天地宽
穿山入院,中西合璧的农家小院里,果树露台,一应俱全。孩子们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荡漾在整个山花绿影中。快乐因亲山近水而滋长,在笑声中,凤凰山庄·栖山舍咖啡馆里又迎来一拨客人。
推开窗户,山水美景尽收眼底;走出窑洞,田园风光皆列眼前。这就是位于壶关县集店镇岭东村旧址,因传凤凰落山而得名的凤凰山庄。89%的森林覆盖率,紧邻长治东高速口1.5公里,300孔保存完好的原始窑洞和70多个窑洞小院,让这个山村有了开发的基础。
凤凰山庄和岭东村合作成立了长治首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利用岭东旧址163亩集体用地、山林、道路、公共设施等集体资源,折价400万元,占股20%,共同开发凤凰山庄乡村旅游,构建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合作经营新模式。目前,岭东村股金分红每年9.2万元,群众务工收入达60余万元,土地流转年收入8万余元,村民实现了薪金、股金、租金三金分红。
“以前,漫山遍野的山杏都烂掉了。如今,城里人十元五斤抢着要。”留守在家的刘书法除了享有入股分红外,还在凤凰山庄打工。工作之余,他总是顺便摘两筐山杏,守在凤凰山庄门口,一上午能卖一二百元。“来的人多了,咱的钱袋子也就鼓起来了。”
山庄先后开发30套民宿,十余套娱乐设施,日接待能力已达500余人次,目前,接待团建团体队伍突破6000人次。通过乡村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辐射周边4个村313户村民增收293万元。乡村旅游已然成为提振乡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从原汁原味的山乡旅游,到订单式发展‘北京红’辣椒种植,再到全市唯一手续齐全的林麝养殖基地,我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越走越有信心。”凤凰山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立刚如是说。
记者手记: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池水,现如今,在那连绵起伏的山岭上,金黄色的连翘花漫山遍野,山乡盛开“脱贫花”;在那泉水滴灌的沃野上,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田间撑起“致富伞”……贫困户脱贫了,贫困县摘帽了,有机旱作农业的推广,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壶关县处处呈现出“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昂扬态势。
原生态的农家窑洞,摇身成了人人向往的沉浸式乡愁体验馆;昔日的羊肠小路,转眼成了拾阶而上的花间慢行路,穿过花香,披着阳光,洗尽喧嚣;摘一捧瓜,采一篮果,尝一颗酸甜。绿色掩映中的山村生活还可以这样惬意。
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山城壶关正大步向前。
本报记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