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守和(右)与校友张燕林
阎守和,女,1938年4月生,比利时籍华人,原籍五台县中座村人。父亲阎宗临,母亲梁佩云,都是留学欧洲的知识分子。提起阎宗临,许多研究文学和历史的人都知道,他原名已燃,1904年6月18日出生于五台县中座村,1924年毕业于崞县中学,受到乔松岩老师的鼓励和资助,独自到北平求学。在兼任《国风报副刊》校对时,阎宗临认识了山西盂县人高长虹。高长虹是文学社团“狂飙社”的负责人,主编文学刊物《狂飙周刊》,与鲁迅有密切交往。于是,阎宗临认识了鲁迅,常到鲁迅家里去,探讨问题,交流心得。有一次,阎宗临就青年读书问题请教鲁迅。鲁迅说:“我读中国书时,总觉得沉静下去,与实际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这番话对阎宗临产生了很大影响,促使他下定决心走出国门去外国读书。1925年12月,阎宗临得到山西同乡景梅九先生的帮助,赴法国勤工俭学。1933年获瑞士伏利堡大学硕士学位,应聘担任该校中国文化讲师。1936年,阎宗临获瑞士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杜赫德及其著作研究》深得导师和学友赞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已在欧洲居住12年之久的阎宗临,毅然放弃心爱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和妻子梁佩云回国参加抗战,同祖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新中国成立后,阎宗临接受山西大学副校长赵宗复的邀请,于1950年8月回山西任教。先后担任山西师范学院副教务长、山西大学研究部主任、山西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并被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委员。
阎守和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生物系微生物生化专业。求学北大,是她人生经历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所令无数学子向往的名校里,她读了6年本科,又读了4年研究生。她珍惜青春年华,发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刻苦钻研,毫不懈怠,各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为日后工作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使阎守和难忘的是,她在北大期间得到了著名的生物化学专家张龙翔教授的赏识和悉心指导。张龙翔教授生于1916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是知名的生物化学家和教育家,是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1967年,阎守和被分配到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纤维酶的研究工作。1984年11月,在距离父亲赴欧约60年之后,阎守和也告别了祖国和家人,漂洋过海,踏上了求学之路,进入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营养及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学习。从此,欧洲科学殿堂里又增添了一个身材娇小而天资聪慧的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女子。
阎守和研究的专题是中国茶。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绚丽多彩的“茶文化”。早在唐代,陆羽就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16世纪前后,中国茶通过印度和非洲传入了欧洲,深受当地人的欢迎,从而成为日常饮品中的上品。阎守和在出国前对茶就有专门的研究,曾在上海《茶报》上发表《SACADA途径检测茶的品质》《SACADA途径的原理》《SACADA途径的使用方法》《在SACADA途径中用NIRS法检测茶的品质》等数篇论文。1984年编著《速溶茶生物化学》,199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谈家桢教授为该书作序。在比利时,营养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导师Vanbelle教授对中国茶有浓厚的兴趣,非常欣赏阎守和对茶的研究,他认为“科学的也就是国际的,不必分东方西方”,希望她以中国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阎守和当然非常乐意这样做。她以茶为题材,研究感官审评、化学分析、NIR (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处理的关系, 目的是把茶的品质变成可以测定的量,并证明其可靠性。
阎守和从中国得到了62个国家进出口标准茶样,这给她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了使自己的研究结果准确无误,她还从安徽、云南找来大约70个茶样,包括春、夏、秋三季的茶,每个季节的茶又分别取样,包括芽、第一叶、第二叶,一直到第五叶。不同季节的茶,品质是不同的:春茶比夏茶好,夏茶比秋茶好。芽叶的品质也是有区别的:芽比第一叶好,第一叶比第二叶好。这是任何品尝师(评审师)都公认的。
阎守和对各类茶样逐一反复进行研究,不仅分析出这些茶样所包含的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木质素等),而且分析每个茶样给出的NIR光谱,然后进行主因素分析(PCA)。她得到的第一主因素,与品尝师(评审师)给出的等级参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也就是说,阎守和的研究结果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科学、正确的。这项研究成果首先发表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化学分析学报》上。阎守和的合作者、长于数据处理的Van Espen教授说: “中国茶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全部通过DPP程序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果的食品。”
1988年8月,阎守和的博士论文《用化学和近红外光谱法研究中国茶的品质》成功通过了答辩。她以自己的实力,用了仅仅3年半时间,便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博士学位。1989年,阎守和参加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她的讲演很成功,受到许多专家的肯定和赞赏。但也有个别与会人员表示怀疑,一个德国学者挑剔地提问:“你所依据的材料出自何处?”阎守和答: “绝大部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又问:“中国茶种植的面积这么大,为什么出口这么少?”答: “这是品种的缘故。中国产茶的省份多属亚热带,种的是小叶茶品种,产量很低。”那位德国学者再也无话可说。在1990年第3届和1991年第4届国际近红外光谱学会议上,阎守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7位科学家一起被列入“International Committee”,成为国际委员会常务委员。
对于茶,阎守和情有独钟,因为无论是看见茶还是提起茶,都会想到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中国是阎守和的祖国,也是产茶大国。她特意从中国带去了50多粒茶树籽,播种在比利时住所的院子里。现在茶树已一天天长大。她交代儿子说:“将来我不在了,就把我的骨灰埋在茶树下。每年茶树开花时,就是妈妈回来看你。”
提起祖籍五台,阎守和总是流露出自豪之情。在这片被称为“华北屋脊”的土地上,在清朝曾出了个思想开阔、目光远大的徐继畬,其著作《瀛寰志略》为国人言世界地理者最早之宏著;在现代则出了徐向前元帅,是战功卓著的共和国元老。穷乡僻壤能养育出在社会变革中起推动作用的优秀人物,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地灵”吧!提起山西,阎守和的亲切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她认为,山西虽然比南方沿海省份较为封闭、落后,但大有资源可供开发,历史上也大有经验可供借鉴。阎守和父亲在世时,曾说过一段话: “山西虽是内陆地区,但并不绝对闭塞,第一个去巴基斯坦、印度,从海上返回中国的是晋时临汾人法显,著有《佛国记》;我国第一部欧洲游记,是清初平阳(今临汾一带)人樊守义的《身见录》。这些史迹,都值得研究啊!”对于父亲的看法,阎守和是深为赞同的。山西历史上曾经是中国最发达最富裕的省份之一。现在只要万众一心,不懈努力,完全是可以重铸辉煌,再次崛起的!
阎守和经常回到中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足迹遍布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煤化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她是山西大学的客座教授,山西大学又是她父亲后半生执教的学校,所以她对于事关山西大学发展的事情,自然是格外操心。同时,促成了山西大学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市侨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