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要资源保护清单(试行)》及6个领域实施方案解读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是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深度融入京津冀服务雄安新区的重大举措。近日,根据《关于推进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要资源保护清单(试行)》以及6个领域的实施方案。 省政府新闻办5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要资源保护清单(试行)》及6个领域的实施方案。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并回应社会关注话题。
立足区位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和科技型创新企业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具有毗邻京津冀的地理区位优势,具有与京津冀产业互补性强、发展空间大和承载力强的优势。此次出台的《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创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集聚区实施方案》,就是立足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区位等优势,研究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和三大重点任务。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武东升对该《实施方案》进行解读:首先要统筹优化产业承接格局,提出“2+5+N”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2”是省级重点打造的大盂产业新城和忻东新城;“5”是市级层面重点建设的太原中北高新区、忻州经济开发区等5个开发区;“N”是县级层面打造的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加快推动形成“一县一产业”“一园一特色”的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发展格局。其次要强化产业承接载体建设,确保京津冀产业转得来、留得下、稳得住、能发展。还要加强重点领域产业承接,力争到“十四五”末,引进100家以上的京津冀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机构和制造基地。 “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先进金属材料基地、全国一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领先的高端碳纤维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实施方案》中提到的。 省工信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闫林指出,该《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依托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基础,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突出特色为重点,延伸打造特钢、光电半导体、合成生物、高端碳纤维等4个新材料特色产业链条。特钢产业,依托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曲产业园区,瞄准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风电、医疗器械等应用领域,打造以太原北部、忻州东部为中心的千亿级特钢材料产业集群;合成生物产业,依托阳曲产业园区、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全国一流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合成生物产业基地;光电半导体产业,依托中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忻州半导体产业园区,打造以太原北部、忻州中部为中心的百亿级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高端碳纤维产业,依托阳曲产业园区,聚焦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建筑建材、国防军工、风电叶片等领域市场需求,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碳纤维产业基地。 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性企业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意义非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科技领域实施方案》提出打造科技型创新企业,推动太忻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省科技厅副厅长张克军指出,《实施方案》中提到,要积极培育高科技领军企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认定100家;要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其中各项指标中太原和忻州要高于60%;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力争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其中各项指标中太原和忻州要高于70%;此外,还要大力支持双创事业有序发展。
注重区域一体化,保护重要资源,打造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要资源保护清单(试行)》在明确需要保护的重要资源基础上,具体提出5大保护措施。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金红岗认为,首先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经济区内涉及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泉域重点保护区、Ⅰ级保护林地,原则上全部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其次是实施更严格的产业准入,严格规划能评、规划环评审查和项目能评、环评准入,全面开展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重大生态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严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关口。此外,还要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大力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推动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以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为着力点,注重区域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四梁八柱”构建,深度推动实现区域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 在发布会上,武东升重点分几大领域对该《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在公共教育领域,积极促进教育公平,通过布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提升产教融合能力、构建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工作,实现区域内均衡共享高品质教育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通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智慧医疗卫生平台共建,不断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在养老托育领域,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普惠托育等服务,促进康养有机结合,推进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区域内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创业就业领域,加快推进创业就业载体平台建设,加快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省级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一体化的太忻人才服务平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我省生态环境要实现“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定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形成“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区域示范。 “要深化联防联控,推动形成蓝天常驻区域示范。”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一级巡视员陆东提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天气和逐渐显现的臭氧污染问题,深化生态环境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锦绣太原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以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机制。此外,还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推动形成绿水长清区域示范,并且强化风险管控,推动形成黄土复净区域示范。
明确布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综合交通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为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综合交通网基础设施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综合交通网实施方案》从三个方面着墨落子。 武东升发言中提到:首先着眼布局,推动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京津冀—成渝主轴、京藏走廊和二湛通道”中的节点作用,不断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结构,全力推动“八纵八横”高铁通道山西段建设,推动完善货运干线铁路集疏运系统,完善航空基础设施布局,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其次是科学规划,适度超前谋划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共谋划了8类4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600多亿元。此外,还要统筹兼顾,加强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建设。 “织密公路网”“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综合交通网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交通网布局、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按照方案,‘十四五’公路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把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打造成为山西交通强省建设示范区,区域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6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94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四小从几个方面进行方案解读。高速公路方面,按照完善“3纵5横”的布局,重点实施8个项目、542公里,总投资812亿元,畅通主骨架、打通出省口、贯通“断头路”。普通国省道方面,按照“4纵5横”的布局,以108、208两条国道升级改造为重点,统筹推进区域内普通国省道网升级改造和城市过境路段改线工程项目13个、678公里,总投资497亿元。农村公路方面,实施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自然村通硬化路、乡镇通三级路等“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工程1285公里,总投资24.6亿元,打造乡村振兴交通网等。
本报记者杜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