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繁峙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繁峙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和工作矩阵、市委“336”战略布局,深入践行“一带两城双园五基地”转型布局和路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年来,荣获“中国黍米之乡”、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等各级各类荣誉22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奥博能源智能光伏等5项工作成为国家级示范试点。城镇社区养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等11项工作成为省级示范试点。
——迎难而上稳定经济增长,发展韧性不断增强。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全省非煤地下矿山停产停建、生态环保问题整改、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叠加的不利局面,全县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强化举措的针对性、实效性,“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经济运行顶压奋进、稳中加固,发展质量和韧性进一步增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4亿元,同比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7亿元,同比增长19.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同比增长38.9%,历史性突破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7695元,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429元,同比增长12.1%。
——坚持三产并举推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20年的9.7:45.6:44.7调整为2021年的10.9:48.2:40.9。内需潜力持续挖掘。实施重点项目183个,总投资28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8.7亿元,完成投资64.7亿元。“七个一批”项目建设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前列。农业“特”“优”高效发展。粮食总产量10.3万吨,实现“六连增”。持续壮大特色杂粮、肉制品等八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80.2万头、7.8万头、33.1万只、182万只。工业产业绿色智能转型。实施总投资51.2亿元的27个技改项目,推动铁、铝、金传统产业全链条发展。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9.5亿元,同比增长31.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3%,排名全市第一。文旅产业和服务业积厚成势。成功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初验。成功创建憨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台山砂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公主文化旅游景区、韩庄长城景区、龙虎山景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县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9个,位居全省各县域前列。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电商年交易额达到3.6亿元,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跻身“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30.3%、22.7%、34.6%、21.4%。
——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开放持续拓展。全面推动“证照分离”、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等改革。审批事项所需材料压减65%,审批时限压减85%,网办率提升至100%。市场主体16647户,位列全市第三。为各类企业减税降费3.5亿元。开发区“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成效初显,29个“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90.7亿元,转型项目当年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81.8%。能源革命不断深化。投产、在建、核准风光电项目总规模达107.5万千瓦,百万千瓦级绿色能源基地基本建成。国企改革纵深推进。县磷肥厂和县水泥厂改制基本完成。县酒厂、县木材公司改制及低效用地开发再利用工作积极推进。省校合作全面深化。清华大学资源环境与信息技术繁峙工作站揭牌;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六大基地”;北京大学硕博研究生实践基地落户繁峙;东北大学、中国农大等高校在繁峙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智库合作等10个基地。中兴大智等8户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福祉持续改善。全年民生事业支出2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7%。省、市、县民生实事全部高质量完成。守牢防返贫底线。全年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4亿元,出台13大类45项有效衔接政策,动态监测帮扶、产业就业帮扶等重点任务有效落实。2021年繁峙再次代表全省接受国家考核评估。生态环保突出问题高效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典型案例基本整改完成,同时举一反三推进乱堆乱弃废渣问题整改。绿化造林10.7万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7%,下茹越国考断面水质提前退出劣V类。清洁供暖改造10558户。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双减”政策全面落实。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325人,创近3年最高纪录。中考均分、优生率、及格率均保持全市中上游水平。义务教育各年级学业测评成绩位居全市前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县域就诊率达到91.1%,基层就诊率达到66.1%。社会保障网络织密织牢。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实现“双下降”。94.7%的村(社区)、97.2%的企事业单位实现“三零”,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依法行政强化工作落实,政府建设全面加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政府系统规范化运行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积极推进法治繁峙、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审计监督以及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99件,政协委员提案88件,办复率100%。办理“县长信箱”306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2945单、“忻州随手拍”平台群众问政252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繁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推进“336”战略布局,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工作理念,提高站位,创新思路,苦干实干,深入推进实施“一带两城双园五基地”转型布局和路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转型发展动能,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着力筑牢安全发展防线,确保经济稳定运行、社会大局安全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省市下达的各项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把握历史机遇,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承载,全方位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东进”排头兵
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强化集群打造,努力把繁峙建设成为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面向京津冀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全国优质有机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面向京津冀的手工文创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知名的文化体验和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实施总投资146.2亿元的39个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点项目,并建立项目滚动推进机制,持续充实项目盘子。
推动省级开发区提质升级。实施好总投资178.3亿元的55个重点工程项目。2022年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速达到2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达到12%;“四上”企业增速达到20%;产出强度每亩300万元以上。打好“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组合拳。强化项目招引,咬定京津冀、雄安新区主攻方向,对接好太原等地产业转移,拓展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招商质效,形成招商引资的立体化格局。
推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升级。围绕产品品牌化、产业集聚化、布局园区化和功能生态化,持续提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质效,2022年园区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全力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打造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基地。
——转换新旧动能,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为路径,全方位优化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产业延链强链。完善铁矿采选—生铁冶炼(球团炼化)—精密铸件—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条。实施21个技改续建项目和7个技改新建项目。积极对接太钢等大型企业,提升精密铸造等精深加工比重。打造山西中高端铝合金压铸新型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黄金智能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特”“优”增效。依托“中国黍米之乡”、全国电商百强县、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品牌优势,实施总投资21.8亿元的32个农业重点项目,打造杂粮加工等八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肉铺子”。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推动奥博智慧产业园达产达效,努力打造国家级光热生产销售研发综合性生产基地。实施道威100MW/200MW共享储能电站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实施龙源电力光伏、云雾峪风电场和华能韩庄风电场扩容等新能源项目。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推动永汇环保建筑矿粉、晶沃加气混凝土板材、安诺德锂电池负极材料、永昌瑞通预熔型聚合铝酸钙、中资环境发泡陶瓷板材等项目落地建设。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推动平型关景区提质升级,推动岩山寺景区等创建A级景区。加快五台山北门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擦亮砂河五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品牌,以憨山文化旅游景区为核心,打造环五台山地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不夜憨山·砂河”地标性夜经济集聚区。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申报省级电商小镇——滹源小镇项目。发展手工文创产业,壮大箱包衣帽手工产业,壮大金石雕刻、双英刺绣等文创龙头企业。加强城乡互动的双向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华茂综合物流园、圣东商贸货运站台等项目。
——坚守政治责任,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全方位拓展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城乡格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兜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建强产业就业和驻村帮扶两大支撑,抓好乡村建设、“三保障”巩固和“五好社区”创建三个专项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县城重点开展精致城镇建设,实施高速连接线、滨河北路、滨河南路道路工程项目,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砂河镇打造为特色宜居小镇、产业创业重镇、文旅康养强镇。高质量通过“创卫”复检。把每一个乡镇都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闪耀明珠。深化乡村(社区)治理。以东石龙社区、建设街社区为试点,推进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社会组织为重点,社区居民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体系。
——强化“竞”“进”意识,以重点项目推进落地为标尺,全方位夯实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重大支撑
2022年全县谋划实施2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3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8.6亿元。谋划省、市重点项目21个、重大产业考核项目18个。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量身定制项目审批“一事一方案”,推行重点项目领办代办,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强化招商引资,紧盯京津冀、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太原等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窗口期”,精准招引国内外中大型企业到开发区落户。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金额达到70亿元以上。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0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在“减免缓帮扶替”上做足文章。
——坚持积势蓄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方位营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发展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确保改革取得新突破。狠抓创新生态建设,构建“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产业基金+政府服务+开发区落地”的产业创新生态圈。深化省校合作,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智库合作。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继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划转,推进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务。
——统筹保护开发,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全方位厚植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生态底色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长效高质量整改到位。举一反三全面整改采选企业乱堆乱弃废渣尾砂等突出问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治理。强化禁燃禁放、散煤治理、扬尘管控、超低排放改造等综合治理。推动桥儿沟、茨沟营断面稳定达标,推动下茹越断面达到优良水体。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争创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进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坚持人民立场,以共同富裕为方向,全方位增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民生福祉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抓好就业增收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繁峙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保体系。
全县将全力兴办以下民生实事:一是持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持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三是持续加强婚前免费医学检查。四是持续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五是持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六是持续提升农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七是持续提升农村供电保障水平。八是持续提升道路交通建设水平。九是持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十是持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统筹发展安全,以安全稳定为底线,全方位坚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底线任务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543”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从严抓好安全生产。严防严控各类安全风险,扎实推进平安繁峙建设。与此同时,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以及统计、史志、档案、综合检验检测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大作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面对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唯有解放思想,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唯有真抓实干,才能不断突破、赶超跨越。县委、县政府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攀新高的斗志、只争朝夕的干劲、勤勉为民的情怀,奋力打造生态宜居、开放宜业、活力宜创、美丽宜游、幸福宜养新繁峙,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繁峙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