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进“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原平篇章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原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忻州市第五次党代会及我市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原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年来,原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忻州市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目标,实施“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2.8亿元,同比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1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9亿元,增长1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469元、14303元,增长7.7%、10.3%。
——集聚发展动能,产业转型提质升级。支柱产业持续回暖,煤炭产能增加310万吨,达到1405万吨;新增电力装机4万千瓦;国家电投山西铝业扭亏为盈,营业额突破70亿元大关。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因素,粮食生产保持7亿斤以上,农业六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3.4亿元。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1.1亿元,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绩效考核位列全省前茅。举办第十二届“梨花为媒、赢商天下”梨花诗歌艺术周,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大龙门牡丹山庄、野庄古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启动崞阳古城修复活化、低空旅游飞行、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和11处红色遗址认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攻坚项目建设,开发区工作实现突破。全年包装、招商项目263个,总投资4015.6亿元;签约项目96个,总投资449.1亿元;落地项目93个,总投资184.9亿元;招商引资和“七个一批”项目建设均排名忻州市第一。开发区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彰显,累计入驻企业107家;开工建设110kV变电站,外管网项目全部建成,完成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2129亩标准地建设;与山西四建集团签订总投资30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协议。开发区标准地出让位列全省第一,“创新开发区运营管理体制”列入全省试点,纳入全省30个首批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园区,开发区工作在全省56个省级工业类开发区中名列前茅,获批“科创中国”山西试点园区。
——推进乡村振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加强对易返贫致贫449户1027人的动态监测帮扶,消除风险366户891人;投入63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推动24个合作社、3个扶贫车间发展,完善4个移民小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启动“五好社区”创建,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原平被忻州市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全年投入5397万元实施85个乡村振兴项目,在130个村(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设置190个地埋桶,完成改厕5000座、危房改造154户、农房抗震改造2200户。34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其中305个达到10万元以上,占比88%。全省“六乱”整治现场会在原平召开。培树了北三泉、弓家庄、新郭下等标杆示范村。
——加快基础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前进东街梨花桥竣工通车,文化路北延完成路面主体,滨河新区主干道完成路基铺设,忻原大道建设完成过半工程,国道338过境改线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城市供水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工程量的90%。集中供热面积新增72.9万平方米。景区、建成区绿化补植8万平方米,迎宾生态园完工开园。完成城区8处建筑立面改造、范亭广场体育馆及剧院装修工程,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9亿元。完成红旗大桥、化肥厂大礼堂、原平农校窑洞展览厅等历史建筑挂牌工作。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城市水源置换工程,实现向子干、新原部分村庄供水。实施8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城市六乱”3400多处。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验收。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推进污染防治,淘汰6台燃煤锅炉,治理37家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清洁取暖,完成集中供热7245户、“煤改电”3628户,启动利用同华电厂余热长输供热项目。建成崞阳污水处理厂、张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完成中荷水务提标改造、滹沱河入河净化工程。界河铺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环境考核指标全部完成。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2万亩。完成造林绿化10.8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5000亩,修复退化草原2000亩。整治露天矿山37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559公顷。完成沙河生态修复治理主体工程。
——深化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激发活力。率先推行“证照分离”“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压减59项审批事项、65个审批环节,审批时限缩减三分之一,行政审批全程网办率91%。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同德化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12天,体现“原平速度”。全市市场主体达到3.5万户,同比增长13%,完成“小升规”企业11户、“专精特新”企业3户、“小巨人”企业1户。推进工农业废弃物转化,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天兰锅炉、新聚星锅炉等企业升级为节能环保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深化合作,成立8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个智库合作基地、12个优质生源基地、3个专家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60人。争取17个国家、省级试点示范项目。
——践行为民宗旨,人民福祉更加殷实。全年三保类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6%。城镇新增就业3839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5206人。第一小学平安北校区、第十小学、第十三小学、新华街学校新教学楼、平德中学投用,引进中国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分会托管范亭中学并参与全市基础教育工作,高考达线率和达线人数实现“双提升”。医疗集团全面实行“六统一”管理,基层发热诊室覆盖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建成14个乡镇中医馆、2个社区中医馆,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分4个年龄段9个批次完成疫苗接种80.1万剂次;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35.4万人,覆盖率达到87.3%。建设“四好农村路”23.8公里,物流快递延伸到乡到村。为城乡特困对象发放特困金2733.4万元,为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198万元。推进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办结涉黑涉恶线索6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破获案件116起,止付金额5398万元。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省政府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增强行政效能,政府形象持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五实”作风整顿砥砺新风。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办结8件行政复议案件,审结23件行政诉讼案件。启动“八五”普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高质量办结142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73件政协委员提案,回应办理市长信箱事项347件、随手拍问政事项273件、政务热线事项5552件;“13710”平台承办上级事项126件、本级事项134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持续严作风、转作风,整肃干部队伍。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贯彻省、忻州市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原平市清醒认识到,原平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严峻复杂形势,制约发展的很多深层次矛盾还未破解,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偏重、创新能力不强、市场主体培育不够,扩大投资、刺激消费、提振经济还需付出更大努力。更要认识到,在全国、全省、全忻州市大背景下,做好全年工作有诸多有利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一系列重要信号,对原平短期经济增长、长期高质量发展都是重大利好。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把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作为重大战略,作为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的重要一环,强势起步。忻州市立足片区实际,提出两大主题引领、五大板块协同、七大集群并进、三步跃迁推进的“2573”工作思路,实施“南融、东进、西引、北联”战略,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北引擎、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重要走廊、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作为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启动区,原平夯基垒台的基础更加牢固,架梁立柱的动能已经形成,转型发展的条件空前集聚。我们坚信,有市委的坚强领导,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原平交通区位、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等各方面优势,一定会转化为治理成效、发展实效,一定能抢占先机、强势崛起,一定能重振雄风、再铸辉煌。
原平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抢抓“十大机遇”,紧扣“六字要诀”,攻坚“八大任务”,强化“五大保障”,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创新推进“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8.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3%左右、5.5%以内。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忻州市下达任务。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锚定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要主动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用好10个工作专班,高点谋划、高位推动、高效运作,以融通促开放,以融合促发展,下好同频共振先手棋,打好协同推进主动仗,力争三年内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一是加快规划有机融合。以省、忻州市指导意见为纲,高质量编制原平规划,实现规划空间、规划目标、规划内容全方位对接,资源配置、要素支持、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同向发力,科学布局“一核四园五带”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基础联通融合。推进国道108线原平境内55公里改扩建工程、国道338线西镇至阳方口45公里一级公路扩建工程和通航新城等项目建设。以便捷高效的立体化通道,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三是加强现代产业融合。支持煤机装备制造企业与太原煤机装备产业集群实现产能互补,对接太钢、太重等国企延伸球团铸造产业链。发挥农业生产优势,发展特色杂粮类、道地中药材、高端畜产品生产加工,发展面向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山西省中部城市群、京津冀经济圈的城郊农业。树立全域开发区理念,在主城区周边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人口集聚。四是加快公共服务共享融合。五是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融合。推进滹沱河流域协同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
——加快产业转型,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用足用活政策,挖掘自身潜力,放大比较优势,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原平路径。一是做强优势主导产业。二是推进新兴产业成链集群。三是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四是做大文旅康养产业。
——狠抓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工作跟着项目走,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推动各类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达效。一是发力主战场建设。大力开展长板招商,引进落地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开发区工业投资和规上工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提高经济贡献率。二是发力重大产业项目。发展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产业,打造百亿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加强资源整合、技术攻关,打造百亿级煤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承接雄安新区塑料包装产业,打造百亿级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力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前进街东拓与天涯山风景区连接线、前进街西延、文化路北延、建设街东延、南滩北街、工程路南延、铝业大道南延、京原北路与外环线连接段提质改造等道路工程,形成循环通畅的交通网。推进文教体产城融合区、商贸物流新区、高端商务经济和科技研发集聚区、文创产业新区、传统文化风情区建设,打造“城市客厅”,提升城市能级。三是发力社会民生项目。
——致力乡村振兴,塑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三里五彩六古九乡”根植乡村,原平的未来系于乡村。全市要立足基础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乡村振兴局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实施总投资65.6亿元的产业振兴、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生态治理5大类23个项目,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小康社会新画卷。一是发展特优农业,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二是建设美丽乡村。选树65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基础条件好的行政村,实施总投资7.7亿元的垃圾治理、街巷硬化、数字乡村等工程。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功能衔接互补,在国道、省道沿线培育建设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优势产业特色小镇。打造王家庄乡弓家庄村果蔬交易中心、电商平台、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建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促进农民富裕。关注7464户16650人脱贫人口和449户1022人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文明村镇创建成果,推进移风易俗。采取资源开发、资产盘活、土地股份合作多种模式,实现80个示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打造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先行样板村。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一是实施倍增工程。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聚焦高端制造、专精特新等核心领域,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建设。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坚持“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禁止皆可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和“23条”,让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力军。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把握“三无”“三可”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件事”集成服务,推行群众办事“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深化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打造信用原平。
——深化改革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驱动力。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原平是改革先锋,素有创新基因,不乏斗争精神。全市要先行先试、敢闯敢干、善作善成,让转型蹚新路的动力更加强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一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二是深化开发区“二次”改革,三是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四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五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推进生态赋能,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底色。要强化系统治理、标本兼治,让生态持续释放红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新原平。一是开展碳达峰原平行动。二是推进滹沱河流域生态保护。三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聚焦民生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系千家万户,情牵百姓忧乐,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兴办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一是稳定就业增收,二是优化教育供给,三是建设健康原平,四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五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建设平安原平,筑牢高质量发展强保障。今年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共创平安、共护平安、共享平安。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二是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三是抓牢社会体系治理。
征程万里风正劲,扬帆起航再出发。原平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决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振雄风,笃行不怠铸辉煌,推动原平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谱写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原平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原平市委宣传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