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声有色
“十四五”开局之年,静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声有色、见行见效,迈出了新步伐、见到了新气象。
静乐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坚持高质量推进。两年多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县上下联动、内外互补,勇于担当、奋力作为,坚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大力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的阵地辐射作用、广大志愿者的模范带动作用,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以城带乡、骨干带动的文明实践有效路径。
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静乐县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整合面积600余平方米的县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中心设有志愿者之家、文明大讲堂、初心馆、积分兑换中心等功能室,建成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3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8+N”志愿服务队伍共119支。
机关干部和社会团体组织成员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各自分管部门、乡镇,带头做好志愿服务,共计2.4万余人积极参与。在集中宣传的一个月时间里,县委中心组领导走进基层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60余场次,其他志愿宣讲400余场次,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领导干部志愿宣讲30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到1万余人次。志愿者们从专长入手,走进学校、农村、社区、机关、军营、企业,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达5000余场次。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静乐县利用当地特有的红色资源,打造了红色教育文明实践基地。在岑山书院、百团大战纪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事迹宣传展示和理论政策宣讲。通过党员干部、身边好人、“两优一先”、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志愿宣讲,采用“微课堂”形式,将“大讲堂”搬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党员活动室、文明大讲堂等地,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好政策、红色精神切实在百姓心中生根发芽。
截至目前,开展“文明创建一起来”“文明眼”志愿服务项目、“文明城市有你有我”等一系列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受众人数达3万人,形成了一道道红色的风景线。
采用贴心、暖心、接地气的方式方法,打造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
作为群众身边的宣传阵地,静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学习践行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的有效载体,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下到基层,有力助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全效实践。
在开展“静乐剪纸”非遗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中,剪纸非遗传承人传授剪纸技艺,让孩子们了解静乐剪纸的特色和风格,推动了静乐剪纸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线上邀请专家、优秀志愿者利用网络直播、视频录制探索线上培训活动。与此同时,结合线下活动,不断寻求贴心、暖心、接地气的方式方法服务群众。比如,用拉杆音箱宣传疫情防控;走进田间地头或者上门为群众理发;开展家庭教育、关爱未成年人、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及邻里互助、关爱困难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重点打造了一盏心灯等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一件件、一桩桩暖心事例,让群众对生活有盼头、对未来有信心。
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全面融入文明创建,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城带乡,拓展文明实践内容,使文明创建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强度,逐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文明新风尚。
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推进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静乐县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总要求,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关注的亮化、硬化、美化、净化入手,统筹协调相关民生项目,优先列入政府实事工程,通过强力推进一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静乐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走上街头清扫卫生,宣传文明知识,让城市更宜居;文明单位志愿者走进社区、农村宣传法治知识,营造懂法用法的氛围,教会群众学会维护自身权益;医护人员走进企业、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义诊服务,送关爱、送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静乐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深入挖掘和利用优良家风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有力促进文明家庭创建,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觉践行,不仅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文化发扬光大,更是以此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转化为现实价值,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打造强有力的文明底蕴。(马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