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恢复重建美好家园】山西有序推进灾后文物抢险保护工作 |
本报讯(记者孟苗)11月9日,记者从省灾后恢复重建专班办公室获悉:连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查清文物受损情况,全力做好文物应急抢险工作。目前,灾后文物抢险保护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山西是文物大省,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3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9处。其中,尤以古建筑最为瞩目。在洪涝灾害后,省文物局科学安排部署灾后文物抢险保护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受灾文物调查评估,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做好文物抢险保护工作。组织全省专业力量,重点对1192处受灾文物进行了实地调查评估,确定有1149处本体受灾。其中,受灾严重的有399处,约占34%,含国保35处、占比8%;省保66处、占比16%;市县保200处、占比51%;未定级95处、占比25%;博物馆2处,占比0.2%;新发现1处,占比0.1%。受灾比较严重的有378处,约占33%,含国保39处、占比12%;省保75处、占比20%;市县保193处、占比50%;未定级71处、占比18%。受灾一般的有372处,约占33%,含国保98处、占比27%;省保62处、占比16%;市县保145处、占比40%;未定级67处、占比17%。 截至目前,我省各市已落实文物抢险保护资金3525万元。其中,晋中市下拨400万元,其中100万元用于平遥城墙抢险、300万元用于其他文物抢险;长治市决定在2022年增加市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400万元,所辖12个县区已安排或批准预算1500余万元用于130处受损文物抢险修缮;吕梁市拟于近期下拨200万元文物抢险专项经费;阳泉市决定安排300万元文物抢险修缮资金,平定县和盂县已安排110万元用于文物抢险;晋城市已拨付227万元用于青莲寺、玉皇庙和晋城博物馆的灾后修缮,泽州县投入50万元用于文物抢险维修;临汾市安排的210万元文物抢险修缮资金即将到位;运城市下拨第一批文物抢险资金33万元;太原市从今年预算内调剂95万元用于文物抢险救灾。 根据评估结果,省文物局将采取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办法,重点修缮一批,临时抢险一批,日常养护一批,基础加固一批,持续观测一批,合理退出一批,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国省保文物受灾险情全面排除,市县保文物受灾险情明显改善,未定级文物受灾险情得到基本控制,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实现文物灾后抢险效果最大化。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国省保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市县保和未定级项目争取社会捐助资金予以支持;二是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按规定编制设计方案,探索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加快工程实施进度;三是加强工程实施监管,确保经费使用廉洁高效、工程质量可靠放心。 |
编辑: 姜晋峰 责任编辑: 姜晋峰 |
来源: 山西日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