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鹃)落实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10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灾后恢复重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灾后恢复重建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组建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省应急、发改、水利、农业农村、交通、住建、乡村振兴等2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10月14日,召开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第一次会议暨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统筹使用工作专题会议,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有序开展。
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杨振中介绍,我省健全工作机制,工作专班成立了财务资金组、疫情卫生组,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物、交通设施、水利工程、农业农村设施恢复重建组等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明确了牵头部门,专班办公室设在省应急厅。明确目标任务,要求10月20日前基本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11月底前,完成校舍加固除险,做好灾区学校灾后复学工作,2022年1月底前,完成受损的农村供水设施修复,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做好受损农房修缮或重建工作,确保春节前全部搬入。
在此轮强降雨中,太原、晋中、运城、临汾、吕梁进水受淹的226个村庄积水已全部排完,共投入排水设备2171台(套),排出积水4249万立方米。全省公路因灾受损阻断的3347处,已抢通3225处;铁路因灾发生阻断的16处已全部抢通。
通过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恢复重建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全省集中安置点还剩836个,安置2.1万名受灾群众。国庆假期后,因灾未能正常复课的71所学校,除新绛县还有25所未正常复课外,其余全部正常复课。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恢复。因强降雨临时停产煤矿,除3座未复产外,其余煤矿都已恢复生产。因强降雨临时关闭的167个景区景点,已开放126个。
秋收秋种进度明显加快,全省秋粮收获面积2028.3万亩,进度52%;秋播面积95.8万亩,进度11.9%;农业农村系统积极对接筹资金,已会同财政部门下拨农业农村部3500万和省政府2000万救灾资金,资金直拨到县,用于重灾县加快生产恢复。
省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协调各方力量,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落实项目储备,灾情发生后,立即组织受灾地区开展受灾民生项目全面摸底工作,并要求受灾地区谋划储备项目,抓紧申报灾后恢复重建2021年省投资计划;加强部门协同,指导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利续建项目尽快复工,指导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型灌区改造、淤地坝建设、水文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联合省教育厅做好摸底调查,区分轻重缓急,倾斜支持原国定贫困县受灾中小学基础设施恢复、校舍安全加固等领域,支持受灾学校尽快复学。下一步,省发改委将重点围绕供水排水、供电、道路、桥涵、通信、水库、学校、医院、养老、住房等设施恢复重建,以及水利防洪、城市防涝、生态环境安全、应急物资储备、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等,谋划梳理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灾后重建项目库,明确建设时序,强化要素保障,有力有序有效实施一批支撑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重大工程项目。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闻汛而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先后出动抢险人员11.96万人次,累计投入各类机械3.05万台次,投入抢险资金4.23亿元,全力以赴开展应急抢险、抢通保通等工作。截至10月17日,高速公路已抢通32处,并全部恢复通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已抢通51处,还有26处正在抢通,主要集中在临汾、运城、长治、晋城等受灾严重地区;农村公路已抢通3142处,还有96处正在抢通,主要集中在临汾、运城、晋中、吕梁等地区。到10月20日前,预计还将抢通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处、农村公路40处,确保煤炭等能源物资运输通道畅通,确保受灾行政村至少有一条进出道路畅通,实现农村地区群众出得去、生产生活物资进得来。
省住建厅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本月20日将全面完成受损农房摸底排查工作。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临汾、晋中、运城市的住房受损较为严重,农村住房受损情况重于城市房屋。同时,各地市政基础设施也存在不同程度受灾情况,全省1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受损,其中4座非正常运行、12座停运。各地全力以赴做好农村群众住房安全保障,特别是临汾市住建局成立了救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每人包联2—3个县(市、区),抽调50名结构、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员建立专家库,深入农村一线,主动提供农房鉴定、修缮、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有力推动了受损住房隐患排查和重建修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