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评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中宣部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以下简称《简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紧扣社会主义发展主题主线,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从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到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波澜壮阔历史画卷,生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百年艰辛奋斗历程和开创性贡献,是一部面向全社会、便于干部群众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好书。
一是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为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供理论基础。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牢固基石。《简史》正文部分以“人类自古就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开篇,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300多年的发展历程,同时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替代资本主义、建立新社会的真正力量和正确途径。伴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显露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中提出了建设未来新社会的基本观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制度的伟大跨越。《简史》深刻揭示了一大批中国先进分子在艰难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过程中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我们党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在这一先进思想指导下创造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辉煌成就。通过缜密的历史分析和理论诠释,《简史》向我们证明: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应运而生具有必然性,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日益展示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大趋势;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道路问题是关系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问题,我们要通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发展史,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是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历史智慧。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简史》内容涵盖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完整呈现了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走向辉煌胜利的发展历程,科学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的认识。《简史》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邃的理论视野,着力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这有助于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是深刻阐释了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精神,为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凝聚磅礴力量。《简史》记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革命领袖、革命先辈探索和开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的感人史实,对社会主义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献身人类进步、民族昌盛与人民幸福伟大事业的崇高精神境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饱尝艰辛,始终保持着坚定信心和高度责任感,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而矢志奋斗。无数中国的革命先驱不管遭遇何种艰险,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在学习《简史》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切体会到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赓续崇高精神,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四是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准政治立场。《简史》阐明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阐明了我们党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使命,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简史》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永远牢记“国之大者”,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自觉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不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简史》导向正确、主线清晰、深入浅出、逻辑严密、图文并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趋势,有针对性地回答了人们的思想困惑,做到了政治性、理论性、学术性、可读性相统一,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全面深入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中伟,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