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县发展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见闻
偏关县曾经是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围绕产业兴旺这个关键,出台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产业政策30条》,给予特色种植、健康养殖、生态林业、光伏产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六大产业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绿色项目 助推产业升级
绿油油的谷子地一望无际,一尺长的谷穗弯下了腰,“有机谷偏关味”几个大字在田野里分外醒目。“我们这个有机谷示范区种的张杂3号、张杂6号等8个品种,再过一个月左右谷子就熟了。我们采用的都是绿色杀虫模式,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杀虫板,控制了农药的使用量。”9月1日,在偏关县楼沟乡有机谷示范区,村民刘桂英介绍着自己种的有机谷,眼中满是骄傲的神情。
偏关县地处高寒冷凉区域,种植业以小杂粮、小杂豆为主,其中谷子种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02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95万亩,杂交谷子种植面积达到17.78万亩。
楼沟乡谷子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位于东寨村、西寨村两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面积5200亩,涉及648户。为了推动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联农带农增收能力,偏关县开展了谷子绿色高质高效整县创建行动,成立以县长高跃龙为组长的项目工作组,聘请了山西农大和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团队,制定了核心示范区“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绿色发展方式,将传统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轨道。
“全县范围内,对种植谷子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每亩地补贴4公斤地膜、50公斤有机肥,示范区内的种植户除了上述补贴之外,还享受农机免费服务政策,今年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超过了20万亩。”偏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文斐告诉记者,在5200亩谷子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边上,就是万只偏关羊育肥项目,建成之后,可实现谷草载畜、羊肥还田,绿色循环发展。
种得好还得卖得好。对于当地谷农来说,不仅在生产全过程中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他们还和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协议,实现了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
“阳光”产业 持续发光发热
偏关县地域广阔,光照资源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光伏发电有效时间1500小时以上,建设光伏电站条件得天独厚。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偏关县采取“集中式”“村级联合式”“户级分布式”三种模式,完成72.1兆瓦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贫困村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全破零的目标,光伏发电成为该县农民稳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阳光”产业。
偏关县光伏办主任郝宽说起光伏产业的发展充满感情:“阳光给我们偏关人带来了好生活。现在我们聘请了第三方公司来运营和维护,确保发电量的稳定,同时利用光伏板下的空余土地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下养殖等林光互补产业,拓宽产业增收渠道。”
24兆瓦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是一个环保产业项目,由该县晋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筹资建设,预计年供电量1.68亿千瓦时,供热能力152万平方米。目前,土方基础工程已经全面开工,预计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调试运行。将在全县7个乡镇设立9个农林生物质收储站,可综合利用农林生物质秸秆21.1万吨。
偏关县柏家咀村村民顾秀恒算了一笔账:“以每名村民年收集柠条秸秆150吨、每吨柠条秸秆预估价300元计算,预计人均年收入4.5万元。”这样,全县农民仅柠条秸秆收储收入就可达6300万元,可带动1400多人从事柠条秸秆收储业,加上农作物秸秆收集,此项工程将大大增加农民收入。
整合扶贫资金采取“政府+企业”的投资方式,偏关县建设了育肥羊项目、百万羽高标准规模化非笼养蛋鸡产业项目、千万穗糯玉米加工项目,三个项目建成后,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交由企业运营,企业以8%的年回报率作为帮扶资产收益。
在陈家营乡张家山村,记者见到了硕士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非笼养蛋鸡产业项目负责人刘开永,他说:“去年3月我作为偏关伟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股东代表专抓这个项目。我们的项目采用欧洲最先进的非笼养模式,养殖理念领先、产品竞争力强,当前项目固定投资超过2000万元,已经与雀巢等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以‘公司+政府+多种组织与农户合作社等’形成产业联合体扩大规模,带动全县养殖户实现就业增收。第一批非笼养鸡蛋于2022年春节前面市。”
农旅融合 带动就地就业
“家住黄河干石畔,一天三顿酸捞饭,全村光棍近一半。”这首民谣描述了曾经的老牛湾镇老牛湾村人们的生活。
而今,老牛湾早就不是以前的穷困模样了。近年来,偏关县充分挖掘黄河文化、长城文化、走西口文化旅游资源,并与当地农业资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农旅、文旅产业优势,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老牛湾镇被评为了中国最美村镇。
经过多年精心打造,老牛湾景区现已形成乾坤湾、老牛湾古堡、老牛湾古村落、老牛湾客运码头、黄河长城握手处等十余个特色功能区。8月11日,老牛湾黄河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入选省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我省拟列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项目的公示》名单,黄河入晋第一湾正在续写黄河和长城牵手的传奇故事。
偏关县文旅局副局长何蛟2007年曾经在老牛湾村担任大学生村官,他说:“我见证了老牛湾村的发展变化,老牛湾村见证了我的成长。”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填报的一个数字1764元,这是老牛湾村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现在,有的村民一个月的收入就已过万,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0元。
“我们家开了一个农家客栈,住宿加上餐饮,每月都能当上‘万元户’,在旅游旺季,加上出租快艇的收入,挣钱还更多些!”53岁的吕庆文是地地道道的老牛湾村农民,曾经的他每天吃着“酸捞饭”靠种田为生,现在,他的“吕老大客栈”生意非常不错。
魏家大院、第一湾驿站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在老牛湾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初秋的老牛湾景区一片花海让游人心旷神怡,也让吕庆文和他的伙伴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我们将老牛湾旅游作为依托,以‘建好一个景区,发展一个村子’为目标,发挥景区带村效应。目前,老牛湾村发展农家乐33家,床位1700余张,全村90%以上的人都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带动了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老牛湾镇镇长陈磊是一个80后年轻人,说起镇上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老牛湾景区附近,还引进西贝餐饮集团建设集冰醋酿造展示与高端民宿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项目,将极大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度。偏关县副县长郭秀红说:“我们要在‘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黄河、长城两大元素,通过建设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把老牛湾景区打造成黄河旅游板块上的‘新明珠’、沿黄旅游公路的‘新龙头’、世界级黄河峡谷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力争游客人数达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 (王秀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