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新闻政务要闻地市快讯行业动态
忻州宣传宣传动态理论学习文明创建
文化忻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忻州书吧
忻州人物人物春秋时代英才点亮忻州
国际国内忻州概况旅游快报景点推荐
走遍忻州名山雄关温泉度假红色景点
网信工作名城风采民情民俗特产美食
忻州视频映像忻州政策法规社科研究
重点工程特别关注忻州网事
忻州公安忻州万象忻州教育
专题报道忻州农村忻州卫生
忻州民生忻州食药旅游服务
忻州网群: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星期
当前位置 首 页 > 忻州宣传      理论学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美德
http://xz.sxgov.cn/  忻州新闻网   2021-08-30 18:12:5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今天,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磨喝乐(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吃巧果等等,都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时移世易,七夕渐渐地因为被赋予“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而走入现代人的视线。虽然早在2006年,七夕节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把注意力集中在七夕节所代表的“爱情经济”上,广大商家、企业,将七夕节简单地归类于“情人节”,浓浓的“商业味道”覆盖了七夕的传统韵味,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吃巧果等习俗失去了踪影,甚至一度被人们视为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和精髓,是我们应该弘扬和传承的“软实力”,我们应重视对七夕节等诸如此类传统节日所蕴含文化内涵的发掘、研究和弘扬。弘扬七夕传统文化,首当其冲,要立足历史,大力挖掘其深厚底蕴,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放眼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更多植入“中国传统元素”,使七夕文化和现代观念的文化元素相融合,使其内涵更符合当代人的口味;要传承七夕节的“民俗风俗”,竭力让七夕节的时代魅力更大、让七夕文化的时代启迪更强,真正做到以文养人、以文育人。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二者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中华文明美德的传承。七夕,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上,我们倡导从青年入手,大力弘扬牛郎织女传说中坚贞的婚姻爱情观,引导青年朋友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恋观、婚俗观,倡导婚事新办,拒绝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弘扬传统美德,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七夕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美德是对传统节日最好的诠释。通过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以期增进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传承文明美德铸就好的社会风气,不断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忻新语—细语)

关键词:
编辑: 杨志成      责任编辑: 杨志成 来源: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更多>>  
   
全市传达学习省第十二次 ... 全省开发区2021年第四次 ... 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二 ... 路景交融秀色浓——2021 ... 贯彻全省市长例会精神暨 ... 
   
“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 ... 全市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 ... 我市举行网络安全宣传周 ... 
新闻聚焦 更多>>  
印像忻州 更多>>  
   
悦读忻州:诗里诗外情正浓 原平市民在年货市场挑选 ... 原平弓家庄村刘建年家西 ... 
   
五寨回收秸秆保护生态环 ... 数只黑鹳在云中河景区涉 ... 定襄县河边镇村民晾晒玉米 
   
五台县东雷乡扶贫“张杂 ... 忻府区南张村村民种植辣 ... 偏关县隆重庆祝2020年“ ... 
忻州新闻 更多>>  
友情链接  
   
主管: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忻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0-3026833 3309576    QQ:379022001
地址:忻州市长征街21号市委大院    邮编:034000    邮箱:379022001@qq.com    xww88@qq.com    技术支持:黄河新闻网
本网由忻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新网备140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