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它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如果把这里的树按一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足迹,探访塞罕坝的奇迹和启示。
△点击收听本期《鉴往知来》音频版
塞罕坝: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今天的塞罕坝,被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登高远眺,塞罕坝就是一幅用墨绿、浅绿、鹅黄绘就的巨幅画卷。
但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却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1962年,为了阻隔黄沙对北京的侵袭,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
△ 塞罕坝创业初期人工造林现场。(资料图)
△林场创业者当年住过的土坯房。(资料图)
让“荒原变林海”谈何容易?荒山秃岭、全年风沙、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使得初期的造林成活率不到8%。关键时刻,四位林场领导不约而同地把家从北京、承德等地搬到塞罕坝,表达“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
1964年,塞罕坝人组织马蹄坑造林大会战,开创国内机械栽植针叶林的先河,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塞罕坝大规模造林也由此拉开序幕。
如今,塞罕坝的林地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1.4%提高到82%,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有人说,今天的塞罕坝,视觉上是绿色的,精神上是红色的。三代塞罕坝人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
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任期间林场完成造林54万亩。在他病逝之后,遵其遗愿,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称作“尚海纪念林”。
△ 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资料图)
塞罕坝有9座“望海楼”,望林海、观火情。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一部电话机,每15分钟瞭望报告一次,年复一年。塞罕坝建林场近60年以来,超过20对夫妻值守望海楼,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在重要指示中,总书记还称赞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
△塞罕坝机械林场草木繁茂。(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塞罕坝让山河披上了绿装,也走上了世界舞台。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联合国环境荣誉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今年2月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助力当地和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绿化祖国: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
从茫茫荒原到郁郁葱葱的林海,塞罕坝是新中国植树造林史的生动缩影。
1955年,党中央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活动。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使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每一位适龄公民的法定义务,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展开。
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参加植树活动,对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九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累计超过175亿人次,累计植树超过780亿株。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提高到175.6亿立方米。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量的连续双增长,交出了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近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的优异答卷。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中国还作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
生态兴则文明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必将在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