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新闻政务要闻地市快讯行业动态
忻州宣传宣传动态理论学习文明创建
文化忻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忻州书吧
忻州人物人物春秋时代英才点亮忻州
国际国内忻州概况旅游快报景点推荐
走遍忻州名山雄关温泉度假红色景点
网信工作名城风采民情民俗特产美食
忻州视频映像忻州政策法规社科研究
重点工程特别关注忻州网事
忻州公安忻州万象忻州教育
专题报道忻州农村忻州卫生
忻州民生忻州食药旅游服务
忻州网群: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
    星期
当前位置 首 页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发端于太行的农民创举
http://xz.sxgov.cn/  忻州新闻网   2021-05-13 11:01:59
20210427_7246b2d42e23b48b1dc63d44aeb64f1b.jpg

平顺县西沟村村口“李顺达互助组”群体雕塑。 本报通讯员摄

20210427_8cbc1080319b520c4319119cd14ebdfc.jpg

1955年12月,毛泽东亲笔为西沟《勤俭办社,建设山区》一文题写的按语。(资料图片)

20210427_ec803a4deee490c87e0b37199d45aa32.jpg

李顺达等劳模在一起研究农具改革,推广使用新式耧。(资料图片)

20210427_cd8e0e3343a4f24ea60060bcafbb823c.jpg

李顺达互助组生产的“金皇后”获得了丰产。(资料图片)

[红色记忆]

  仲春时节,一路山花烂漫,记者来到了太行山深处平顺县西沟村。村口一组群体雕塑吸引了众多游人拍照留念。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成立的第一个劳动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他们六个人扛着农具,牵着驴子,望向远方,坚定的眼神透出战胜困难、生产互助、度荒自救的信念。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太行,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平顺县开始有了共产党的组织。1941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在平顺县北部的浊漳河一带,有的地方颗粒无收,抗日军民靠采树叶、挖野菜、吞草根、食咸土充饥度日。
  1943年2月6日(农历正月初二),李顺达响应毛泽东主席和边区政府“组织起来”“生产自救”的号召,组织老西沟李达才、路文全、王周则、宋金山、桑运河6户贫苦农民商议决定,成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织——李顺达互助组。
  西沟古话:“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没土光石头,神仙来干也发愁。”西沟村原党总支书记,62岁的王根考老人指着展览馆第一单元的照片深情地介绍着:“互助组成立后,李顺达带头向地主争取开荒权,带领组里青年上山开荒。短短一个月,互助组由6户发展到了16户。当年就开荒造地120亩,秋后收获山药蛋15万斤,户均近万斤。”
  在李顺达互助组影响下,晋冀鲁豫边区互助合作运动风起云涌。1944年太行区互助组数量达到57492个,为边区经济建设和坚持敌后抗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年11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予李顺达互助组“边区农民的方向”锦旗。
  “这是西沟人的骄傲。1950年9月,在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李顺达互助组荣获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生产战线的模范’奖状。”47岁的周李斌是一名普通党员,曾在太原、北京等地打工,后回到西沟开了一家农家乐,十分红火。“这都是他们带给我们后辈们的福荫。”
  1951年3月,中共长治地委召开全区互助组代表会议,批准武乡县窑上沟村、监漳村,黎城县王家庄村,平顺县川底村,壶关县翠谷村,长治县南天河村,襄垣县长珍村7个村试办合作社。试办中,武乡县监漳村、枣烟村和屯留县东坡村3个村各多办1个,于是试办社就增加到了10个。这就是史称首开中国农村走集体化道路先河的“十个老社”。
  1951年12月,以李顺达互助组为依托的西沟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1954年3月,李顺达荣获“爱国丰产金星奖章”。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改名为“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
  李顺达能够办好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就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方针。寻找增加现实收入的生产门路,从1952年到1955年,每年投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占到总收入的14.3%和28.23%。想出“少喂糠,不喂粮,多喂野菜和玉米轴”的饲养办法,1955年在生猪增加了37头的情况下,还节省了1800元的粮食和谷糠。把一部分旧房、旧窑当做合作社的羊圈和牲口棚,减少非生产性的开支。对于社员们的各种物质投资和劳动,都会经过民主讨论付给适当的报酬。这样就保证了逐年的生产投资,公共积累也在不断增加。合作社共积累的价值,已经由1952年建社时的120元增加到1955年的11911元,增加了将近100倍。
  1955年12月,毛主席在亲自主编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李顺达领导的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感悟初心]
勇于开拓 艰苦奋斗
西沟村党总支书记 郭雪岗

  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历史是一段战天斗地的历史。从成立全国首个农业劳动互助组,到掀起当地发展生产热潮;从向全国率先发起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的倡议,到全国劳模李顺达荣获“爱国丰产金星奖章”;从“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更名“西沟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李顺达互助组发挥了主动积极作用,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成为西沟人民的骄傲,载入西沟的光辉历史。
  每次重温历史,都是一次精神洗礼。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很有必要,“学党史、悟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办实事、开新局。作为有着光荣传统的西沟人,我们将继续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不断壮大香菇大棚、中药材种植、植树造林等适合当地发展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壮大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吸引大批新农人回乡创业,带动全村实现增收致富。

[记者手记]

  站在树木青葱的金星峰,俯瞰西沟村全貌:老西沟内,李顺达故居、新的西沟展览馆一览无余;再往沟里走,当年党员秘密开会的革命岩、血泪凹、劳模泉等遗址正在被开发。这里的荣耀就如同金星峰上的那颗星一样光彩夺目,留给我们无限的力量。
  上世纪40年代,西沟村因全国第一个农村互助组和合作社,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称赞。也因合作社,涌现出李顺达、申纪兰两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遥想当年,李顺达互助组在漫天荒凉的山脊、深沟里一点一点地开荒,让绿色绽放在这贫瘠的石头山上,点燃由穷变富的丰收的希望,为全国农民挺立起一杆自力更生、勤俭办社的旗帜。
  作为全国农业合作化的老典型,合作社在西沟村已转化为一座座“绿色银行”、一个个小粮仓和集体资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社”成为西沟人的座右铭和光荣传统。今天西沟的合作社,无论组织形式还是带动作用,与往日有着巨大的不同,但不变的依旧是扭成一股绳、奋斗不息的精神。

关键词:
编辑: 姜晋峰      责任编辑: 姜晋峰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更多>>  
   
郑连生在繁峙代县督导中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 ... 吕岩松莅忻开展察民情访 ... 
   
郑连生在忻府区调研时强调 我市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2021年忻州城区基础设施 ... 
   
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暨 ... 郑连生在忻州师院新校区 ... 忻州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 ... 
新闻聚焦 更多>>  
印像忻州 更多>>  
   
原平弓家庄村刘建年家西 ... 五寨回收秸秆保护生态环 ... 数只黑鹳在云中河景区涉 ... 
   
定襄县河边镇村民晾晒玉米 五台县东雷乡扶贫“张杂 ... 忻府区南张村村民种植辣 ... 
   
偏关县隆重庆祝2020年“ ... 辣椒丰收农民乐 原平市引导农民大力发展 ... 
忻州新闻 更多>>  
友情链接  
   
主管: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忻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联系电话:0350-3026833 3309576    QQ:379022001
地址:忻州市长征街21号市委大院    邮编:034000    邮箱:379022001@qq.com    xww88@qq.com    技术支持:黄河新闻网
本网由忻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新网备140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