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造后的大同古城夜景。
城市改造前的红旗广场。
大同御河两岸城市新貌。李毅摄
100年间,大同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同市有了波澜壮阔的城乡巨变,展开旧貌换新颜的城市画卷,城市涅槃新生,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
听党话跟党走 大同而今大不同
如今的大同人是幸福的。在党的领导下,这座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焕然一新,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尤其是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集中攻坚,大同市6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74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1.1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984.98亿元增加到1369.9亿元,年均增长5.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7%,由2016年全省末位逐步前移到全省第二。近5年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6.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8%。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5.1∶37.0∶57.9。
抓转型出雏型 城市发展有动能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大同市坚定不移抓转型,发展动能加速成长。如今,全国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建成投产,全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成功获批,秦淮数据、东华信创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运。与此同时,“一园双城”创新载体工程基本成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4户,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绿色产业基地。
持续掀起“六新”项目建设新高潮,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现代医药产业园、浑源抽水蓄能电站、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同北方总部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隆基绿能、新研氢能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型工业崛起的同时,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大同黄花”“大同好粮”叫响全国。
继成功举办全省首届旅发大会之后,大同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顺利获批,文化强市的战略初见端倪。在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格局中,不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建设也焕然一新,这其中有大同古城墙成功合龙,永泰门广场、高铁站广场、体育中心、大剧院、图书馆建成运营,更有北环桥、开源桥、同煤高架快速干线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城市道路达到282公里。大张客专和大西客专贯通运行,集大原高铁开工建设,大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
以人民为中心 满满都是获得感
曾几何时,煤城大同的环境脏乱差。而今,满眼皆绿、满目晴空的大同已是国家园林城市。以2020年为例,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15天,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连续多年均排名全省第一,“大同蓝”成为金字招牌。
百年巨变,民生为要,福祉为重。近几年来,大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8.5%,全市年新增城镇就业4.67万人以上,全面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有5.6万人取得技能证书,年均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以上。完成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8.3万套,农村危房改造20.5万户。
与此同时,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位居全省第一,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的“大同模式”在全省推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高中教育质量实现突破性提升。仅2020年,就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31所、冰雪运动示范校10所。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新建市传染病医院,有15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初见成效。
我的小康生活 “这就是‘幸福大同’的样子”
——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三分公司驾驶员 冯冰
在公交战线上,我已经工作了29个年头。与公交车相伴,走遍了大同的大街小巷,看尽了城市变迁和市民百态,一路走来,城市美了,市民更加幸福了。
公交的“成长”最是与城市发展同步。马路窄、车辆少、站点远、挤不上,是以前公交车的真实写照。如今不一样了,车上不仅干净整洁,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风,行驶在八车道的马路上,看着御河两岸的风光别提多美了。
公交的“成长”与市民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智能公交”的出现让出行更便捷。在大同公交App上,只要输入公交线路或者站点,便可查看公交车运行情况,规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市民提前半小时出门等公交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这就是“幸福大同”的样子。
“靠奋斗过好日子才踏实”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发动机齿轮加工部职工 宋新文
2009年,从太原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我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入了大同齿轮公司。
我至今还记得刚入厂时的情景:拥挤的厂房、年代久远的机床。加之繁重的工作,曾让我一度想要换个工作。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中国重汽集团后,企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整体搬迁让厂房变得宽敞明亮,工作环境明显改善;设备逐步改造升级,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降低了一线工人的劳动强度;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逐年刷新历史纪录;我们在工作身心愉悦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在企业的培养下,我快速成长起来,先后获得了集团公司“青年质量标兵”、大齿公司劳模和“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逐步成为部门骨干。
我和爱人都在大齿公司工作,这几年,我们这个小家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四口之家其乐融融。我们遇上了好时代,更要珍惜眼前的好生活,脚踏实地好好干,靠奋斗过好日子才踏实!
“现在的生活好着呢”
——杨家窑村村民 张宏
我们村子在塔山脚下。我小时候,全村不到400人,家家户户住的是石头砌的窑洞,院墙也是石头垒成的。那时候的穷日子,说起来现在的人都不相信。记得有一年,村里酸连叔的孩子没奶喝,饿得哇哇直哭,村里好几个人却凑不出一袋奶粉钱。
现在的日子可真不一样了!你看看这村里,水泥路又宽又平、小别墅整整齐齐,还有免费洗澡、理发和鲜奶供应等各种惠民措施,让我们觉得生活真是幸福满满。2018年起,村里还为全村人缴纳了养老保险,这下养老也不用担心了。现在茶余饭后,大家到公园健健身、散散步、聊聊天,这样的生活以前真是想都没想过,日子过得好着呢。
“小康是黄花饼里的甜”
——大威皇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郑祝伟
对于一个穷苦出身的人来说,不饿、不冷就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个生活在大同的外地人来说,小康是能在这里有个家;对于从事烘焙的手艺人来说,小康是感受到食物带来的味蕾享受。而现在,我心里的小康是黄花饼里的甜。
我是1999年来大同的,作为广东人,从小接触甜品。当时,刚来大同,北方市场甜品少,自己又会烘焙,就开了店。直到后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2016年我们开始做黄花饼的研发,经过三年时间终于做出了大家喜爱的黄花饼。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好黄花饼,帮助农民多卖黄花增加收入。
城市印迹
1949年10月29日
大同市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49年10月29日—11月1日,大同市第一届第六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以加强社会治安为中心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同时,还颁布了《大同市交通管理暂行办法》。
1954年6月24日
大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4年6月24日—7月4日,大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了大同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维护宪法(草案)等四项决议,选出了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982年2月
入选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批准,大同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此后,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更加注意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相协调,治理工业污染,注重建筑设计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新貌汇古色”的娇姿屹立在塞北高原。
1991年
煤炭出口量位居全国煤城之首
自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晋煤出口,大同矿务局动力煤开始向国外销售。到1991年,大同市共生产原煤6171万吨,年人均生产原煤55吨,其中出口煤炭377万吨,占山西省出口煤炭总数的70%,占全国煤炭出口量的28%,均占全国煤城之首。
2001年12月14日
云冈石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1年12月14日零点30分(当地时间2001年12月1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届全会,一致通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8月3日
大同运动员董栋获得奥运金牌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大同运动员董栋在男子蹦床比赛中摘得金牌,实现了大同体育的个人单项比赛奥运金牌梦。
2018年12月19日
助力脱贫攻坚 推动黄花产业发展
2018年12月19日,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大会在黄花产业园区召开,并出台《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进一步做优做强黄花产业,加快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推动全市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12月30日
大同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继2015年11月18日,全长13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大同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工程大同南站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12月30日,大张客专开通,大西(大同—西安)全线贯通,标志着高铁开进雁门关,国家级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结束了大同铁路枢纽城市无高铁的历史,从此大同人民真正走进了高铁发展时代。
2006年—2020年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006年,大同市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工程”,截至2020年,大同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15天,PM2.5年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