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县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张玉峰
四级网格网、千名网格员冲锋在前起早搭黑奋战在防疫一线,严格工作职责,保护一方平安。在特殊时期,他们担当宣传员、信息员、战斗员、维稳员,用脚步将社区和农村网格编织成为一张严实的“安全防疫网”。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俊明下乡调研时对静乐县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3月6日下午,静乐县城汾河西侧的梅苑社区。记者看到,戴红袖章的防疫人员分布在各个岗位,有的在小区大门把关,对进出居民测量体温,有的手拿喊话器在怡汾公园巡视……最让记者欣喜的是,静乐防疫技高一筹,在群防技防上有高招。
在社区监控室,一位民警面对两个电脑屏幕,一个显示36个小画面,一个显示放大画面,整个社区各处重要部位的情况都一览无余。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通知包片的网格员处置。
“打赢疫情防控硬仗,关键在末梢、成败看基层。”静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武卫东介绍,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静乐县第一时间进行动员部署,依托基层治理网格化优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大力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辖区全覆盖、防护人员全参与的群防群治形式,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干劲,为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织起了严密的防控网。
一级网格由县委政法委负总责,综治中心主任和县卫健局副局长担任网格长;二级网格15个,由各乡镇党委书记、居民事务中心党委书记负总责,专门指派15名副职担任网格长;划分364个三级网格,由村支部书记和社区主任担任网格长;划分四级基础网格1176个,网格内指定村(社区)两委干部、治保主任、调委主任、村民代表(小组长)、平安志愿者、巡逻队员等担任网格员,推选机关干部、老党员、热心群众担任楼院长、单元长、联户长,并明确各级网格长、网格员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排查筛查、宣传引导、信息报送、互督互促等工作,把防控力量辐射到每栋楼宇、延伸到每家每户,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
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级级上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严密摸查排查治安隐患和疫情防控线索。截至目前,共上报疫情有效信息2031条,已全部处置。
北城社区支部书记、主任杨润生已经67岁了,防疫开始每天挨家挨户摸排,在工作十几天后,2月12日晚上7点多在雪未消融的路上摔倒,一起的工作人员扶起来让他回去休息,他说没事情继续干,第二天还坚持工作。第三天实在支持不下去了,才到县医院,就诊为脑震荡,后转到太原的医院治疗。最近他才能自己站起来活动一下。
在人力群防的同时,静乐县注重网格防控技术手段,筑牢安全防控网络。他们结合“雪亮工程”,科学运用智能科技手段助力疫情防控。春节刚过,县财政投入20余万元,在县城105个小区安装了监控设备,接入县公安局和居民事务中心指挥平台,每天24小时有专人值班,监控摄像头中的画面,及时作出处置。还购买了1台无人机,白天起飞,加大街面巡逻力度,对聚集人群喊话疏散,为村(社区)防控助力。技术防控,成为静乐居民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给人民群众增加了信心。
为加强对重点地区返静人员的管理,静乐还在全县建立了“五省一市一县”等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台账,全面掌握密切接触人员和活动轨迹,严格落实“六包一”管控措施,督促严格执行居家隔离观察14天以上的要求;对密切接触者和重点管控对象及时移送县中医院,采取集中定点医学观察。全县共核查管控“五省一市一县”返静人员324人,对13名密切接触者和5名重点管控对象采取集中隔离,目前,已全部解除观察,全县未发现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
曹XX同学,在武汉市的湖北大学就读,大四学生,寒假回家,社区网格员当天就上门送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当时测量体温36.3摄氏度,每天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一直无异常情况。就是这种一丝不苟主动服务的工作,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下店村位于静乐县鹅城镇西南部,距离县城大约2.5公里。全村共有165户487人,常住人口92户184人,党员16人。下店村设置一个村级网格,网格长王俊英;两个基础网格,网格员王金梁(管理43户87人)、李光生(管理49户97人);分别带领3名平安志愿者,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组织开展疫情排查、防控、宣传等工作,并收集疫情排查、防控信息,及时上报村级网格长。网格员在各村口做好疫情防控,轮流值班、定时巡逻、定时消毒,严格排查、逐人精准登记“四后”、“双返”人员详细信息及进行车辆动态信息登记等,并做好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宣传,叮嘱住户不串门、不聚集、讲卫生、除陋习和自我防护。
记者从鹅城镇一位村民手机中看到疫情期间感人的画面:大雪纷飞,村口的网格员身上飘雪,一动不动,坚守岗位,严守职责。
面对疫情期间贫困户外出就业岗位减少的问题,静乐还探索建立了“网格员+贫困户”选聘机制,优先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0名担任网格员,从村级集体经济、光伏收益中每人每年补助900元,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增加了工资收入,同时也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基层社会网格化管理与脱贫攻坚的紧密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