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山西12家媒体在2020年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中第二站走进忻州古城,感受古城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忻州古城由忻州市政府与袁家村共同打造,致力于复现明清时期忻州古城商贸繁盛。忻州古城汲取晋北民居建筑文化精髓,以忻州文化和十五县市区风情为创作主题,以古城街坊商业生活形态为创意元素,打造集文化展示、商业休闲、民俗娱乐、手工创意、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旨在让沉积上百年的忻州古城重获新生。
李亮年正在做吊煎锅
用美食讲好忻州故事
人群中,15个平均年龄9岁左右的孩子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这些孩子在两位老师和部分家长的带领下穿过忻州古城的条条街道,每每走过一家店铺,孩子们都要驻足观望,久久才会离去。这些孩子来自某美术机构,这次来到忻州古城研学,感受忻州文化,探寻文化背后的故事。
在一家美食店铺“吊煎锅”,孩子们围在灶台前,店铺老板李亮年一边做着吊煎锅,一边为孩子们讲述吊煎锅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制作过程。从一种小小的美食中,让孩子们了解到忻州的风俗民情,文化特色。
说起“吊煎锅”的传承,李亮年眼神里充满了惋惜。“吊煎锅”的主要食材是高粱面与榆皮面,而忻州盛产高粱,所以“吊煎锅”属于忻州特色美食,在现在50到70岁老人的眼中,“吊煎锅”可算是个稀罕玩意,因为当年只有快过年时才能吃到。时常有些游客看着“吊煎锅”对旁边的孩子说:“我小时候,这个‘吊煎锅’你奶奶给做过,好多年都没吃了。”
李亮年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认识‘吊煎锅’了,更别说会做了。这门手艺快要失传了。”
但是,当天这群孩子却让李亮年感到很欣慰:“第一次见以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忻州的美食,也让我看到了传统特色美食传承的希望。”
在忻州古城里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不同的美食都代表了忻州不同的文化,每一家都在用心、用美食讲好忻州故事。
王利霞指导孩子剪纸
精美剪纸传播忻州文化
“左手转,右手剪,左右手配合……”镶桃手艺坊手艺人王利霞指导孩子们剪纸。每件剪纸作品虽然不大,但是里面包含了每个时代的风俗民情、地域文化、生活习惯……
“剪纸代表了人们的生活愿望”王利霞说,“每逢下雨,我姥姥就会剪一个扫晴娃娃,希望天气赶紧晴起来。”她一直都记着姥姥剪的扫晴娃娃,所以在成立手艺坊时,王利霞用姥姥的名字来命名。
之所以选择到镶桃手艺坊研学,某美术机构研学负责老师郭美蓉说:“这家手艺坊不仅仅是对传统剪纸的继承,而且还结合当下进行了创新,孩子们对这样的教学感兴趣,又能在其中了解到忻州的文化。”
镶桃手艺坊是最早报名和入驻忻州古城的店铺,王利霞说:“有这样一个好平台,每天会有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来了解剪纸文化,将富有忻州文化特色的剪纸作品带走,让忻州文化走向全国各地。”
郭美蓉告诉记者,此次忻州古城之行不仅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忻州文化,而且随行家长对于忻州有了新的看法,家长们都说,以前对于忻州的印象就是五台山,感觉忻州很小,而现在,从美食到各种手工艺,从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书院,大家都被忻州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
任柏年为陶瓷绘制图案
“中国年 在忻州”盛典欢迎你
忻州古城还为年轻人回乡发展提供了一个创业机遇。任柏年是忻州本地人,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之后就留在景德镇从事茶具、花器等陶瓷的批量制作。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与自身结婚问题,任柏年想回家乡发展。
当时恰逢忻州古城招商,占绍林毅然回到忻州古城开起了“柏乐陶艺”陶瓷坊,现在任柏年的陶瓷坊以制作陶瓷体验课、陶瓷私人定制、陶瓷进学校课堂等多元化的方式,将陶瓷文化呈现在忻州大地上。
任柏年说:“忻州古城在合适的时间为我提供一个好平台,我也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将传统陶瓷文化播撒在三晋大地上。”
忻州古城里像任柏年这样的手艺人还有很多,例如“大海面塑”的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卢佩宏等,在忻州古城这个平台上,他们的才艺有了施展的空间,用他们的手艺向全世界讲述着忻州故事。
春节来临之际,忻州古城正在举办以“中国年 在忻州”为主题的的盛典活动。活动分为年货大集、古城庙会、城墙灯会三个系列,目前年货大集正在进行中。山西秀容古城袁家村策划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嘎说:“此次活动政府在安保、消防等方面 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希望以此为契机,让世界人民走进忻州过一个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的中国年,让忻州文化走出去。”晨报记者 李丹 文/摄